發燒
Q:發燒的定義為何呢?
A:各個年齡層有不同的發燒定義。簡單的原則,一歲以內可以用37.5℃做標準,大於等於37.5℃就視為發燒;一歲以上就以37℃做標準,也就是超過37℃以上就要很注意了。
Q:體溫的測量方式以哪幾種最精準呢?
A:體溫的測量方式有耳溫、額溫、口溫、腋溫、背溫、肛溫等等。其中精準度最好的就是肛溫,其次是耳溫與口溫,再其次則腋溫與背溫,精準度最差的則是額溫。
Q:是否每個小朋友都該量肛溫呢?
A:肛溫雖然精準但是不方便,所以如果耳溫或口溫量的好到也可以取代肛溫。
Q:各種溫度的測量會有哪些缺點和限制呢?
A:除了肛溫比較不受外界因素干擾外,口溫及耳溫可能會被剛入口的食物溫度干擾,所以建議進食後至少間隔30分鐘再測量。被測量口溫的小寶貝有時候沒有把溫度計放在舌下也會影響準度;更擔心在測量口溫的過程中,溫度計破裂導致吞入的危險。腋溫及背溫則可能因為穿著衣物的多寡而產生偏差。額溫更是不精準了,因為會受到氣溫、空調的影響。除此之外,身體產熱不佳或散熱不良都會干擾體溫的測量,譬如:運動後、泡完三溫暖、長時間曬太陽…。
Q:如果測量到體溫偏高,該如何排除是其他因素所影響的而非生病呢?
A:要先思考可能的影響因素並加以調整。譬如衣服穿著過多就應該要減少衣物的穿著,然後在靜坐15~30分鐘後再測量;如果環境悶熱則應移至通風處並靜坐15~30分鐘後再測量。
Q:藉著觸摸小寶寶的皮膚來判斷有沒有發燒的方法精不精準呢?
A:當然觸摸皮膚的方式判斷很不精確,所以最好還是使用體溫計來測量。根據國外研究指出,母親用手觸摸只能正確判斷74%的小孩有無發燒,而護理人員的正確率更差,只有42%。
Q:小孩發燒時為何會手腳冰冷呢?
A:發炎反應會導致腦部下視丘體溫定位上升,腦部所認定的體溫會超過38℃。所以如果當時體溫未達設定標準,病人會覺得冷而會不自主的出現肌肉顫抖以增加熱量的產生,讓四肢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散失,並把血液集中到身體重要的器官,所以會出現手腳冰冷並發抖的現象。
Q:發燒對人體有沒有什麼好處呢?
A:人類在生病時發燒其實是一種本能的保護性反應,目的是加強對於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有一些研究顯示大量使用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並加重疾病的嚴重度。
Q:發燒對人體有沒有什麼壞處呢?
A:發燒時會增加氧氣消耗量、二氧化碳製造量與心輸出量,這些對於健康的兒童影響有限;但是對於有嚴重心臟病、嚴重貧血、慢性肺病、糖尿病及先天代謝異常的小孩會形成多餘的負擔。有些幼兒因為體質因素,在6個月大到6歲之間,可能會因為發燒而導致熱性痙攣。
Q:發高燒會不會把腦子燒壞?
A:41℃以下的發燒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一般口語相傳認為發燒會把腦子燒壞的狀況,倒是因為這些小孩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中樞神經感染的疾病,而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表現之一。所以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的嚴重感染疾病。
Q:既然發燒會提升免疫系統的效應,是否都不需要退燒?
A:如果體溫上升的原因不是發炎性疾病而是衣服穿太多、中暑等類的體溫過高,原則上是應該排除這些因素而不是加以退燒。至於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如果體溫並未太高也沒有引起不舒服,則並不一定需要積極退燒。筆者認為38℃左右或許可以再觀察,但是超過39℃以上還是建議退燒。
Q:有哪些情況在體溫超過38℃時就建議退燒呢?
A:如果這個小寶寶有特殊狀況,譬如嚴重心臟病、嚴重貧血、慢性肺病、糖尿病及先天代謝異常,或曾經因為發燒導致熱性痙攣或是個癲癇患者,建議即使只有38℃左右也應該退燒。
Q:退燒藥有哪幾種形式呢?
A:退燒藥有口服藥粉、口服藥水還有退燒塞劑。
Q:這些退燒藥劑有沒有效果上的差異?
A:整體來說,肛門塞劑效果還是最快,至於口服退燒藥粉和口服退燒藥水則是差不多。一般來說如果只是輕微發燒 (38℃左右) ,原則上會優先考量口服粉劑或藥水,而肛門塞劑通常會等到高燒燒到39度以上、病童嚴重嘔吐或是拒絕吃藥再考慮使用。
Q:口服藥粉、口服藥水還有退燒塞劑之間要如何間隔呢?
A:筆者的建議是藥水與藥水之間至少間隔4個小時、藥粉與藥粉之間至少間隔4個小時而塞劑與塞劑之間至少間隔6個小時;藥水、藥粉、塞劑之間至少間隔1個小時以上。
Q : 兒童發燒時要特別注意哪些事項並到大醫院求診呢?
A: 精神好壞是最高指標,在沒燒的過程中,精神一定要好。口服藥物與肛門塞劑的藥效若幾乎都撐不到6小時,也要懷疑厲害感染。所以在燒退時、精神如果仍然很差或動不動5~6小時就燒至38℃以上,則需到大醫院求診。
兒童用藥安全
Q:兒童用藥與成人用藥有什麼差異?
A:兒童用藥與成人用藥的最大不同點在三個部分: 1. 兒童由於身體尚在發育中,所以對於藥品的吸收代謝、排洩及敏感度與成人不同。2. 兒童比較偏重於水劑、粉劑、塞劑,而成人則以錠劑為主。3.由於小孩的代謝速率比成人差,再加上以體重為用藥量的計算標準,所以藥物的劑量計算要更精準。
Q:兒童的代謝速率與成人有何不同呢?
A:新生兒的肝臟代謝速率只有成人的20~40%, 腎臟速率代謝也只有成人的30%或更低;至於一歲以後的幼兒部分器官代謝藥物的能力就跟成人相仿。另外,小孩胃排空的速度及腸胃蠕動的速度比較慢,所以嬰幼兒對於藥品的吸收會因為藥品在腸胃裏的停留時間增加而增加。
Q:兒童用藥偏重於水劑、粉劑及塞劑,為何不能使用錠劑呢?
A:兒童用藥的水劑及粉劑都是容易精準計算而適合孩童使用;有的孩童對藥物敏感而產生嘔吐現象,所以可採用塞劑,可以不經腸胃道黏膜而由直腸黏膜直接吸收。然而錠劑的計算至少以半顆為單位,所以通常是半顆(20公斤、6歲左右孩童的劑量)或一顆;但大於0.6公分的錠劑,吞食不易而容易嗆到,所以要特別小心。
Q:兒童用藥的計算基準是什麼呢?
A:一般兒童的藥量是依照年齡、體重、身高三方面來調整,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體重。
Q:兒童用藥裡的水劑有何優缺點呢?
A:水劑的優點是兒童接受度高、容易服用且吸收速度快;缺點是保存期限短、容易變質。所以最好能低溫保存以確保品質,在氣候炎熱的台灣更應防範細菌汙染與孳生。水劑的缺點則是為了溶解藥物,必須添加一些酒精類的溶劑;另外為了掩蓋溶劑的異味而必須添加矯味劑、通常是一些糖,還有色素及防腐劑。這些物質對健康形成負擔,尤其是有些兒童會對某些成分過敏。
Q:水劑還有什麼缺點呢?
A:如果所有藥物都用水劑的話,藥水總量就極為可觀,不但可能會影響食慾,對於腸胃不適的小孩更可能會加重其腹瀉;過多種類的分瓶會增加重複使用、用錯時段的風險(譬如一天喝兩次藥水,但卻搞錯了、喝成四次)。此外量杯通常無法達到0.5cc的準確度,而且口味太好、接受度太好的水劑必須注意兒童偷吃導致過量的風險。
Q:兒童用藥的粉劑又有何優缺點呢?
A:粉劑的優點是可以更精準的分配劑量中的少許差異,不須吃不必要的溶劑、矯味劑、防腐劑;再加上吸收速度不亞於水劑。此外粉劑價格通常比較低,一次使用一包也可以避免重複用藥、或過量用藥的機率。缺點是比較容易受潮、磨粉的時候必須注意藥物之間的汙染、較苦的藥物磨粉後通常接受度較差,而且有些藥物不適合磨粉,譬如:緩釋型錠劑、會受胃酸破壞的腸衣型錠劑或膠囊。
Q:兒童用藥的塞劑又有何優缺點呢?
A:塞劑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讓不配合的兒童能接受治療,而且作用速度與口服藥物差不多,也可以避免胃酸干擾、保存期限也比較長。缺點是比較大的孩子常會拒絕這種給藥方式。此外做成塞劑的藥物種類目前仍十分有限。
Q:各種兒童用藥的保存方式為何呢?
A:藥水的保存最主要是遵照標籤註明的保存方法及期限;若是分裝者及沒有明確期限者,當次沒使用完就應該丟棄;如果是乾粉泡製者,效期大為縮短,多數需冷藏保存,如果顏色有變化就應該拋棄。至於磨粉後的藥品為了避免變質、應該遵照藥品的標示,並在領回後立即在上面標示使用期限;無效期的藥粉,如果當次沒有用完就應該丟棄。至於肛門塞劑則應該要放在乾燥陰涼處,台灣因為溫度較高,一般建議放在冰箱冷藏、防止塞劑融化變軟。
Q:該如何預防兒童藥物中毒呢?
A:藥品應存放在原包裝中,勿任意分裝到其他容器;要將健康食品與藥品分開存放,並盡量將藥品類上鎖,且必須定期清理藥品櫃並將過期藥物沖毀,藥品空瓶丟棄前須加以清洗。在領用藥品或服用藥品前要看清楚用法,並選擇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服藥;可以使用附有兒童安全裝置的瓶罐,以避免兒童可以輕易的打開而誤食。
Q:可以把藥物比喻成糖果或果汁來哄騙兒童服藥嗎?
A:應盡量避免這種行為;因為一旦兒童被哄騙成功之後,他會真的以為是糖果或果汁,而在不注意的時候自行服用。
家有會尿床的小孩怎麼辦? (感謝 陳欣屏醫師提供)
什麼是兒童夜尿?
所謂兒童夜尿就是俗稱的「小孩尿床」。 醫學上對尿床的定義,只要是五歲以上的小孩,每個月仍有兩次以上尿床的情形就是「夜尿症」。根據統計,五歲以上的小孩仍有20%的比例有尿床的現象,到了青春期則減低到1%;其中小男生尿床的比例略高,約是小女生的1.5倍。
什麼原因造成尿床?
夜尿的因素非常的多,根據型態可以分成兩大類:
1.原發性尿床:指從出生到現在,尿床現象一直持續存在。
2.續發性尿床:原本已能自行控制小便,至少已有半年以上的時間沒有尿床情形,但是又開始尿床,這類型多半是情緒、壓力或是泌尿系統受到感染所引起。
根據造成的原因可大致歸類成以下幾項:
1.器官上的疾病:有一部分的夜尿是泌尿系統或是中樞神經出了問題。在泌尿系統方面常見的原因有泌尿道感染、輸尿管異位造成的漏尿、女孩子尿道口狹窄或是男孩子尿道瓣膜造成次發性泌尿道感染,或是先天性腎發育不良,濃縮尿液有問題造成多尿的情況。在中樞神經方面有可能是先天性脊髓膨出症、癲癇、腦性麻痺等,這些疾病在白天也會有漏尿的情形。
2.膀胱容量較小:經由尿路動力學的研究,有些尿床的小朋友膀胱的容量較小並合併有不穩定收縮的情形。即稍有脹感,膀胱就會收縮排尿。可能與膀胱本身成熟度、功能及容積變化有關,這些情形都會隨長大而消失。
3.中樞神經或膀胱肌肉神經系統尚未成熟:有些夜尿的小孩中樞神經的發育較為緩慢;但這並不是意味著小孩發育遲緩或是腦的結構出了問題,隨著年齡增長,大腦控制排尿的機能將會日漸成熟。
4.睡眠太深沈:根據觀察,凡是有夜尿症的小朋友,其熟睡程度都很深,半夜很難叫得醒,即使尿濕了都渾然不覺。
5.遺傳因素:尿床的孩童可觀察到雙親在兒童時期也會有尿床的症狀表現;如果雙親都有兒童時期夜尿的情況,其子代有夜尿的情形可以高達77%。
6.夜間抗利尿荷爾蒙分泌減少:抗利尿荷爾蒙是由於腦下垂體後葉所分泌出來。在正常的情況下,這種荷爾蒙的分泌量在白天較少,因此白天的小便量就多;當處在睡眠之中時,它的分泌量大增,因而小便量就會減少。如果抗利尿荷爾蒙在晚上沒有分泌大增就會造成晚上的尿液過多,刺激膀胱造成膀胱不自主收縮,因而導致夜尿。
7.心理因素:壓力也是造成小兒夜尿的原因之一,而壓力的來源有可能是父母離異、受到責罵、體罰、考試壓力、家中出現新的成員而失寵等因素,因而在熟睡後將下意識的委曲,藉尿床來舒解壓力。
夜尿的處理方法:
1.首先要先確認是否是泌尿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問題,在小兒腎臟科門診問診、驗尿和超音波的檢查就可以初步排除這些可能性。
2.如果孩童是屬於膀胱容量太小,可以在白天時進行憋尿訓練,目的在於增加兒童膀胱的容量。
3.生活作息的改變:嚴禁孩童睡前兩個小時內喝水、晚餐禁止吃一些會利尿的食物,例如:西瓜、柳橙,葡萄柚等水果;注意不要給孩子吃到含咖啡因的物質,例如:巧克力、奶茶等。
4.動機療法:所謂動機療法是建立小孩對尿床的責任心,每天由小孩記錄有無尿床,沒有尿床就在自己的紀錄本上貼上自己喜歡的貼紙;如果尿床則自己整理床鋪,家屬千萬不要責罵小孩,應該給予正向回饋的方式來鼓勵小孩。
5.藥物治療:目前最常用的是睡前服用抗利尿激素的藥物或在鼻腔內噴抗利尿激素來治療;抗利尿激素的藥物成效不錯,但減藥或停藥過程又會再尿床。此外,以往常使用三環類抗憂鬱劑之類藥物來治療,可縮緊尿道並減低膀胱的收縮;三環類抗憂鬱劑效果十分良好,但副作用較大,而且服藥時有效,停藥便又尿床了。
夜尿不是病,但卻常常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父母的責罵會使小孩感到自卑,沒有自信心。藉由治療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而改善彼此親子關係。孩童尿床是一項需要孩童和父母親一起合作的工作,除了生活作息的改變和藥物治療外,最重要還是要鼓勵小孩建立責任心。
青春期成長與內分泌疾病 (感謝 蔡文友醫師提供)
青春期為銜接孩童期與成人期之間的一個重要階段。於此期間,由於性線功能的逐漸成熟,使性激素的製造得以增加,進而促進第二性徵的發育及生殖系統的逐漸成熟,終至於具備生殖能力的成人。
一般男生於9歲~14歲之間開始進入青春期;而女生則於8歲~13歲開始進入青春期。我們可以由孩童的外觀改變即可判定其是否已經進入青春期,男孩子於青春期的變化是睪丸變大、陰莖變長以及陰毛、腋毛的出現等等;女孩子於青春期可見的變化則為乳房的發育、陰毛、腋毛的出現、以及初經的來臨。事實上這些青春期表徵的出現乃反映體內下視丘-腦垂體-性線軸活化成熟的表現。
習慣上女孩子在8歲以前、男孩子在9歲以前有第二性徵的出現,即稱之為性早熟。造成性早熟的病因,依其致病機轉可歸類為性腺促素依賴型性早熟及非性腺促素依賴型性早熟。前者乃因下視丘-腦垂體-性線軸活化所導致的性早熟,常見的原因有:下視丘錯構瘤、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非性腺促素依賴型性早熟則為與下視丘-腦垂體-性線軸活化無關的疾患所造成的性早熟,常見的原因有:性腺類固醇的使用、女童的卵巢囊腫或卵巢腫瘤、男童的典型先天性腎上腺增生、分泌人絨膜性促素(hCG)的腫瘤及睪丸的萊氏細胞瘤等。
對於性早熟病人的評估,需詳問其病史,包括:家族史、過去病史、病人的生長史及是否有月經來潮。身體檢查時須注意病人及第二性徵發育的狀況以及是否有相關的身體病變,影像檢查則需要安排骨齡X光檢查;於女孩子可安排骨盆腔超音波檢查以了解病人體內卵巢與子宮的成熟程度,若病情需要可進一步安排GNRH刺激試驗,以確認病人是否為性腺促素依賴型性早熟。
由於有些正常的孩童亦可能發生第二性徵較預其早出現的現象,所以除了有確切病變,導致性早熟者須立即處理,以阻斷其性早熟繼續不正常進展外,其他原發性性腺促素依賴型性早熟孩童最好每3個月追蹤一次。
習慣上女孩子於13歲、男孩子14歲仍無第二性徵出現即稱之為青春期遲延,依其致病機轉可分為:高性促素性腺低能症及低性促素性腺低能症。前者乃因性腺功能低下所致;後者乃因下視丘-腦垂體功能不足所致。診斷確定並適當處理其潛伏的病灶後,給予性腺激素補充治療,可以促成這些病人第二性徵的發育。
〝O〞型腿與〝X〞型腿 (感謝 黃世傑醫師提供)
小孩子的膝部往內彎(俗稱O型腿),或是往外翻(俗稱X型腿),與內八字、外八字腳一樣,都是相當常見,而且令父母煩惱。父母親最擔心的就是:這樣是否正常?將來會不會好起來?是否應及時矯正以免錯過治療之良機?
嬰兒的小腿大多內彎
要區別正常與異常,首先應瞭解小孩子下肢發展的正常過程。出生前,胎兒屈曲在子宮內狹小的空間裡,下肢、尤其是小腿是相當內彎的。所以剛出生的嬰兒十之八九其小腿都是內彎而且合併內旋的。當孩子開始走路時,此種膝內彎現象更加明顯;小孩們兩腳開開地,多半合併有內八字腳,看起來好像球都可以從腿中間穿過去似的。然而讓孩子躺下檢查時,兩側下肢看起來是直的,走路時「O」字腿才會特別明顯,這個時期也是父母常帶小孩來診察的時候。一歲半左右有膝內彎多屬正常生理現象;接近兩歲時,下肢逐漸變直起來,之後膝部就開始往外翻,膝部內側的骨頭顯得格外隆起,在高瘦的小孩看來尤其明顯。三歲時,這種「X」型腿達到最嚴重的程度,站立時若膝部靠著,腳就分得開開地,合不攏來;比較厲害的跑起來相當難看,膝部內部會相碰而絆倒自己,這個階段把小孩帶紿骨科醫師看的也相當不少。幸好這種情形在滿五、六歲以後都會好轉,隨著成長而呈現如同成人略為向外彎曲的狀態。所以說,生理上小孩的膝部會經歷內翻、直、外翻、略為外翻的正常過程。
韌帶鬆弛的彎腿長大會改善
為什麼有些小孩腿彎得比較厲害?大部份是正常的差異;其次就是韌帶鬆弛, 剛出生不久的小孩韌帶都是很鬆的,所以他們可以很輕意的把腳趾放到口中,把姆指屈折而觸及前臂或把手指反折而與前臂平行。躺著時,雙腳看來還是直直的,也有足弓,但是站著時,膝蓋就往內或往後彎,並呈現扁平足現象,走起路來「O」型腿的現象就更明顯。三歲左右呈「X」型腿的小孩,詳細檢查也可以發現他們的韌帶比較鬆弛。韌帶鬆弛的現象,一般而言屬體質因素,隨著成長就會改善,到成人時大概只有4%~7%的人仍有韌帶鬆弛的現象。
缺鈣或維生素D也會造成彎腿的現象
少數膝內翻「O型腿」,或膝外翻「X型腿」是因疾病而引起。有下列情形時我們要加以懷疑:
1.腿彎的情況與年齡不符:譬如一歲多腿向外翻,或二歲以後腿仍然向內翻。
2.腿彎得特別厲害:雖然腿彎方向與年齡相符合,但若過度彎曲時,就要懷疑了。
3.不對稱,也就是說只有單側彎曲或雙腿彎曲程度、方向不一樣時,一定大有問題。
疾病引起的腿彎曲,最常見的是由鈣質或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僂症。這一類的小孩到一歲左右還只吃母奶,很少吃副食品、牛乳或營養劑,所以外觀上也顯得不健康的樣子;除了腿向外彎得厲害以外,骨端也顯得格外隆起,甚至在胸部肋軟骨交接處有多處隆起。此外,先天性的骨骼發育異常,如:一些侏儒症常合併有下肢的彎曲畸形。佝僂症也可以由先天性鈣磷代謝異常所引起,或是後天性的、腎臟疾病所導致。還有一種疾病稱為「布朗特氏病」,兩膝內翻比一般小孩更為嚴重,是一種脛骨上端內側骨骨后生長障礙的毛病,其原因仍不明白。
正常腿彎曲與異常腿彎曲之鑑別診斷並不困難,年齡、家族史、詳細體檢,90%以上的人都是正常的。
多曬太陽補充鈣及維生素D
若發現小孩的腿是佝僂症引起的,必須驗血、驗尿,已確定是鈣質或維生素D缺乏症、遺傳性低磷血症或腎性佝僂症。如果是鈣質缺乏或是維生素D缺乏症,就應補充維生素D或鈣片;飲食習慣也必須改變,譬如:補充乳類製品、肉類、牛奶等含鈣食物及其他副食品;多曬太陽,多作戶外活動,特別是長期素食的母親、其母奶中鈣質更是不夠,尤須補充。
總而言之,大部份的腿彎是發育的自然過程,也就是生理性的現象,不必作特殊治療,隨著成長就會好的。韌帶鬆弛者,一部份人成長後仍留有某些程度的彎曲,但並無大礙。區別正常與病態,把腿彎潛在疾病找出來,針對個別疾病而及時治療,以免將來影響其外觀,或導致膝關節炎。
兒童與青少年代謝症候群 (感謝 臺灣兒科醫學會 促進兒童福利及健康委員會)
近年來國人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的改變,使兒童肥胖與兒童代謝症候群成為兒童健康重要議題。「代謝症候群」是一些疾病危險因子聚集的現象,會增加成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由於兒童與青少年仍在成長與發育,許多生理表現仍在變化中,因此「兒童與青少年代謝症候群」至今仍無全球性統一標準。雖然如此,台灣兒科醫學會促進兒童福利及健康委員會依據目前國際間的大多數共識,針對兒童及青少年代謝症候群提供以下建議:
1.兒童及青少年代謝症候群定義:若符合肥胖、即BMI(body mass index)高於該年齡與性別群組的第95百分位(詳見表列)及以下四項異常中之二項,即稱為代謝症候群。這四項是:
年齡 (歲) |
男生 | 女生 |
95th | 95th | |
8 | 18.8 | 19.4 |
8.5 | 19.1 | 19.8 |
9 | 19.5 | 20.2 |
9.5 | 19.8 | 20.6 |
10 | 20.2 | 21.1 |
10.5 | 20.6 | 21.5 |
11 | 21.1 | 22.2 |
11.5 | 21.5 | 22.6 |
12 | 22.1 | 23.3 |
12.5 | 22.5 | 23.8 |
13 | 23.1 | 24.3 |
13.5 | 23.6 | 24.6 |
14 | 24.2 | 24.9 |
14.5 | 24.7 | 25.1 |
15 | 25.4 | 25.2 |
15.5 | 25.5 | 25.3 |
16 | 25.6 | 25.3 |
16.5 | 25.6 | 25.3 |
17 | 25.6 | 25.3 |
17.5 | 25.6 | 25.3 |
18 | 25.6 | 25.3 |
a.高血壓:收縮壓≧130 mmHg或舒張壓≧85 mmHg或收縮壓/舒張壓>該年齡與性別群組的第95百分位。
b.三酸甘油脂過高:≧150 mg/dL或因高三酸甘油脂接受治療中。
c.高密度脂蛋白過低: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或接受治療中。
d.高血糖:空腹血糖值≧100 mg/dL或診斷患有第2型糖尿病。
2. 給予代謝症候群之兒童、青少年和其家長的建議:
a.降低熱量攝取:減少食用高油、高鹽、高糖類的食物。
b.控制體重:減重目標為一年後能減輕5%~10%的體重;即使沒有達到目標,但只要有微幅的體重減輕,對於代謝症候群的控制仍有很大的助益。
c.增加活動量:建議孩童與家長共同訂定每週超過150分鐘的運動計畫,並且由家長陪同著孩童一起執行計畫。運動計畫可稍微有挑戰性,如此可增加執行的動機。
d.常規性的戶外活動。
e.每天盡量讓全家一起用餐,讓孩子吃得均衡、吃得健康。
f.家長與孩童須定期規則返診,可與兒科醫師不斷討論與修正運動計畫與飲食內容。
g.有菸癮的孩童與青少年必須戒菸。
讓大眾頗為恐慌的鉛水管事件,讓許多父母擔心成長發育中的孩子們,是否會受到嚴重影響。「避免鉛的接觸」是預防兒童鉛中毒最重要的一件事,為了讓兒童照顧者知道如何保護兒童,臺灣兒科醫學會「促進兒童福利及健康委員會」提出下列建議:
1.鉛中毒造成的影響:高達90%的鉛中毒是吸入性的,汙染工廠所排放之廢棄物、汽機車所使用的含鉛汽油排放懸浮至空氣的鉛微粒,皆會經由呼吸道吸入人體。經口攝入遭鉛污染的用品或食物時,約有5~10%的鉛會被小腸吸收,並分布到肝、腎、血球等,其中有80%以上的鉛會儲存於骨頭與牙齒中。鉛中毒的發生是因為鉛會作用在粒線體上,抑制細胞能量的產生,會影響孩童的學習及行為表現(尤其是小於6歲的孩童)。懷孕婦女若鉛中毒,有可能影響胎兒。
2.避免孩童接觸鉛的方式:
a.對於居住環境的灰塵或牆壁油漆掉落的漆片,務必定期以濕抹布將窗邊及地板擦拭清潔。家中重新佈置或牆面粉刷時,選擇對環境友善、不含鉛的材質。
b.家長的職業如果會觸碰到或使用到鉛,不可以將工作服穿回家,最好在工作崗位先換洗後再回家。
c.請注意玩具的檢驗標識及批號,不購買標示不清或來路不明之劣質商品。
d.常幫孩童洗手及清洗玩具,尤其在吃東西及睡前。洗手時請使用清水及肥皂。
e.不讓孩童有機會接觸含鉛電池。如果發生接觸,請孩童要立即洗手。
f.不要給孩童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不要購買標示不明的補品或糖果。
g.家長在選用餐具或烹煮的器具時,注意與食物接觸的餐具不要有顏色或圖案。
h.因為鉛容易累積於骨頭,因此避免餵食嬰幼兒含骨頭的食物,例如:以大骨熬煮的稀飯或湯。
i.不要讓幼童在油漆剝落的遊樂設施玩耍或吃東西,接觸遊樂設施後務必以肥皂確實洗手。
3.抽血驗鉛濃度,是唯一可以証實有無鉛中毒的方法。若有疑慮,可至醫院諮詢兒科專科醫師。
PM2.5細懸浮微粒 (感謝 臺灣兒科醫學會 促進兒童福利及健康委員會)
1.什麼是PM2.5?
PM2.5是直徑小於2.5微米(2.5 μM)的懸浮微粒,台灣官方稱之為細懸浮微粒;直徑介於2.5~10 微米的粒子則稱為懸浮微粒(PM10)。包括PM10等體積較大的懸浮微粒吸入氣道後,可沈降於氣道中,並經氣道纖毛帶岀。細懸浮微粒則可長驅直入肺臟深處的肺泡,並入進入肺部微血管內,經血液循環系統到達身體各處。其來源並不只是工業污染,還包括自然界(揚起的塵土、海鹽、火山、沙塵暴、火災)、硫和氮的氧化物轉化(煤、石油等石化燃料、垃圾燃燒、煤炭燃燒、汽車)、室內(塵蟎、二手菸)、其他燃燒(金紙燃燒、焚香、燃燒蚊香、燃放鞭炮、燒烤油煙)。
2.PM2.5對健康有何影響?
細懸浮微粒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為空氣污染的主要成分,包括重工業與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廢氣。因此細懸浮微粒中,常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毒性有機物、硫化物、氮化物等。這些有毒物質的長期吸入,會造成肺功能下降,並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與一些感染症的風險。慢性疾病、孕婦、老人與兒童為易感受族群,其影響更為嚴重。
3.如何知道所處環境的PM2.5高低?
可參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的空氣品質監測網站(http://taqm.epa.gov.tw/taqm/tw/ default.aspx)。環保署於2012年5月14日建議PM2.5空氣品質標準24小時最高值35 µg/m3,PM2.5年平均最高值15 µg/m3。
4.建議:
a.所有兒童均為PM2.5易傷害族群,家庭、托育場所、幼兒園、各級學校均應採取適當措施,以減少兒童PM2.5暴露。
b.合格的空氣清淨機有助於減少室內懸浮微粒;但應避免使用臭氧製造機,因為臭氧本身就是一種懸浮污染物。
c.各種節能減碳的作為均有助於減少PM2.5,具體作法包括減少油炸燒烤食物、少吃燒烤食物、減少紙張浪費、使用環保服飾、選擇水溶性乾洗店家、減少使用有機揮發溶劑、植栽美化綠能社區、節約用電、多搭公共運輸工具、確實執行汽機車定期檢驗、祭祀不燒金焚香、不要燃放鞭炮。
d.應盡量減少家庭內PM2.5的污染源,包括:燒烤、火爐、煤氣暖爐、蠟燭、任何其他燃燒的物事、焚香、蚊香、吸菸等。保持室內潔淨,但有空氣污染疑慮時,不要過度掃地清潔,也不宜使用真空吸塵器(除非配有高效微粒濾菌器HEPA),以免揚起的灰塵惡化空氣污染;以濕拖把拖地,有助於減少這類揚起的灰塵。
e.學校宜設置體育館,並備有空氣過濾裝置,以備空氣污染嚴重時,作為學童體育課等活動場所。
f.空氣污染嚴重、PM2.5指數高於警戒值時,門窗應該緊閉。如果有冷氣機,應該使用循環模式,不要用換氣模式。兒童需要避免戶外活動,可以考慮配戴口罩,並避免激烈運動,減少活動量。兒童待於室內時,需確認識室內沒有明顯PM2.5污染。空氣污染情況改善後,宜打開門窗以免室內蓄積懸浮微粒。
g.根據環境保護署的建議,對於不同程度的細懸浮微粒曝露,建議不同程度的戶外活動。校園活動則根據相同原則,設置空污旗標示,規劃學童適當活動。
新生兒貧血
Q:新生兒貧血的定義為何?
A:(一)出生2週內血紅素低於13g/dL稱為新生兒貧血,(二)但之後因為胎兒紅血球壽命較短、容易被破壞,血紅素值開始下降至9.5~11g/dL之間,稱為新生兒生理性貧血,這是一種出生後6~12 週的過渡現象、是可接受的,(三) 12 週大之後以11g/dL作為貧血與否的標準。
Q:新生兒貧血有哪些原因?
A:新生兒貧血可分為3大類
一、出血性貧血:出血性貧血可源自於胎兒失血(胎兒母體輸血、多胞胎的胎兒胎兒輸血等)、胎盤出血(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等)、臍帶出血(急產及短臍帶或臍帶纏繞導致臍帶破裂出血,少數因出生後臍帶出血)、或新生兒內部出血(大型頭皮血腫或帽狀腱膜下出血、顱內出血、可合併凝血機制或血小板異常,腎上腺出血或肝脾破裂出血)。
二、溶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可因母親與胎兒血型不合而導致溶血(ABO血型或RH血型不合)、母體自體抗體破壞新生兒紅血球(常見於母親患有全身紅斑性狼瘡)、先天性紅血球異常(蠶豆症、遺傳性球性紅血球症、某些型別的地中海型貧血)及後天性紅血球破壞(TORCH等先天性感染 、大型血管瘤等)。
三、紅血球製造不足導致貧血:某些遺傳性疾病、先天性感染及先天性白血病。
Q:什麼是早產兒的貧血?
A:早產兒的紅血球壽命比足月兒的紅血球更短。一般而言,足月兒的生理性貧血約出生後6~12週;早產兒的血紅素更早達到低點,約出生後4~8週,血紅素更低、約只有6.5~9g/dL。一方面可能因為早產兒組織氧氣需要量更少,紅血球造血功能在血紅素更低時才會啟動,其他還有一些容易造成早產兒貧血的原因,包括早產兒常需要血液檢驗、過多抽血而導致貧血,及早產兒對於缺氧狀況較不敏感、導致到相對懷孕40週對缺氧敏感度才會增加。此外,葉酸、維生素B12缺乏及快速成長時也會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
Q:出生滿月後到一歲之間以何種形式的貧血最常見呢?
A:這個年齡層以缺鐵性貧血最常見,其他還包括出血、後天溶血性貧血或遺傳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缺鐵性貧血常因母親嚴重缺乏鐵劑攝取、導致胎兒的鐵質儲存偏低,或可能是早產兒生長快速、但從飲食中鐵質補充不足。此外,全母奶或餵食羊奶粉的嬰幼兒也會造成缺鐵性貧血;所以全母奶的嬰幼兒在4個月後要開始強調鐵質的攝取(副食品或直接補充鐵劑),並建議不要喝羊奶粉。
缺鐵性貧血
Q:什麼是缺鐵性貧血?
A:缺鐵性貧血為兒童最常見的貧血,原因為體內鐵的儲存無法滿足正常紅血球生成的需求。
Q:缺鐵性貧血的原因為何?
A:缺鐵性貧血的原因為:
1.鐵質供應不足:包括全母奶延遲補充副食品,副食品補充不夠均衡,沒有足夠的穀類、綠色蔬菜、肉、蛋及肝臟類食物。
2.鐵質需求增加:包括早產兒、低體重出生兒、青春期及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
3.血液流失:包括急慢性腸胃出血、寄生蟲感染及月經過多等。
4.吸收障礙:包括慢性腹瀉、腸道吸收不良及發炎性腸道疾病等。
Q:缺鐵性貧血臨床上會有什麼表現?
A:缺鐵性貧血患童臨床上以直接的貧血症狀,譬如:長期臉色蒼白、心跳加速、心收縮期雜音、舌乳頭萎縮及指甲變平或凹陷成茶匙狀。除此之外,因為缺鐵問題可發生在身體各組織器官中,所以也同時會出現精神行為異常(煩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異食癖)、體力及耐力下降、反覆感染、智力低下及成長遲緩。
Q:缺鐵性貧血該如何診斷檢查?
A:缺鐵性貧血的血球呈現小球性、低血紅素貧血(平均紅血球體積MCV低於80 fl,平均紅血球血紅素濃度MCHC低於32 %),白血球或血小板計數可以正常或減低。此外,可見血清鐵低,總鐵結合力升高,轉鐵蛋白飽和濃度降低等現象。除此之外,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寄生蟲或是否有腫瘤現象。
Q:該如何治療缺鐵性貧血?
A:最好給予口服硫酸亞鐵,劑量約5~6毫克/公斤/天,一般服用4星期後即可矯正貧血現象。一般建議口服3~4個月、但不要超過5個月,以免鐵質過剩。缺鐵性貧血很少需要輸血,只有在血紅素小於5 g/dl或面臨心臟衰竭的威脅時才考慮給予紅血球濃厚液緩慢輸血或實施交換輸血。
Q:該如何從食物中去補充鐵質?
A:鐵質的吸收往往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其中重要因素是鐵質的種類及來源。血鐵質的主要來源是肉類及魚類,而非血鐵質主要來自於植物,但來自於植物的非血鐵質吸收力遠不如來自動物性的血鐵質。一般而言,富含血鐵質的食物包括蜆、蠔、肝臟、沙丁魚、牛肉、火雞、羊肉、蛋等;含有非血鐵質的食物包括堅果類、豆腐、全穀食物、果乾(葡萄乾、梅子乾、杏乾)等等。建議空腹吃含鐵量高的食物或搭配維生素C一起補充可增加鐵的吸收力,但應避免同時使用咖啡、茶、牛奶等食物,因為會阻礙鐵質的吸收。
地中海型貧血
Q:什麼是地中海型貧血?
A:地中海型貧血又稱海洋型貧血,是全球最普遍的遺傳疾病之一。地中海型貧血屬於一種慢性隱性遺傳的貧血症,男女患病機率相近。
Q:地中海型貧血的貧血狀態如何?
A:地中海型貧血為小球性貧血、低血紅素貧血,主要是因為基因缺陷導致紅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比正常人低。目前台灣地區大約有6%的帶原者,其中5%是α型帶原者,1~2%是β型帶原者。
Q:地中海型貧血患者的血紅素出了什麼問題呢?
A:決定人體血紅素的形成有2個重要基因位置,一個在第16對染色體上、有4個α基因,一個在第11對染色體上、有2個β基因。當基因突變缺損導致某些蛋白鏈合成不足、其他蛋白鏈則相對過剩;這種不平衡造成無效紅血球的產生,或紅血球體積變小、容易被破壞、壽命縮短。當α鏈合成不足時,稱α海洋性貧血;β鏈合成不足時,稱β海洋性貧血。在台灣地區α海洋性貧血多於β海洋性貧血。
Q:什麼叫做輕型海洋性貧血?
A:輕型地中海型貧血可以是1個α基因缺損或2個α基因缺損(輕型α海洋性貧血);或1個β基因缺損(輕型β海洋性貧血)。通常臨床症狀輕微,可能容易疲勞,也容易被誤解成缺鐵性貧血。
Q:什麼是中型海洋性貧血?
A:當3個α基因缺損(中型α海洋性貧血,又稱血紅素H或Bart’s症),或是2個β基因缺損但是尚具部分功能(中型β海洋性貧血)。中型海洋性貧血呈現中度貧血或明顯貧血,也可能會導致脾臟腫大。
Q:什麼是重型海洋性貧血?
A:當4個α基因缺損(重型α海洋性貧血),在胎兒時期因長期缺氧、心臟衰竭、導致胎兒水腫,出生後通常難以存活;或2個β基因缺損且完全不具功能(重型β海洋性貧血,Cooley’s anemia),在新生兒期可能正常,出生2~4個月後才呈現蒼白及肝脾腫大,需靠長期輸血、骨髓移植或是臍帶血移植才能存活。
Q:該如何檢查地中海型貧血?地中海型貧血是新生兒篩檢的項目嗎?
A:地中海型貧血目前不是新生兒篩檢中的一個項目。地中海型貧血的檢查包含血球、血紅素、血液中含鐵量、血色素的電泳分析。
Q:在產前篩檢中如何去注意地中海型貧血呢?
A:孕婦在產前篩檢中如果發現血球太小或血色素過低,則必須針對孩子的父親做血液檢查。
Q:地中海型貧血的患者該如何照顧?
A:地中海型貧血和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原因不同,所以無需刻意補充含鐵量高的營養物品。輕度患者通常不需任何治療、也不會進展成重度患者;平時注意適度運動。當然基於優生保健的原因,婚前建議與醫師做好討論與諮詢。
蠶豆症
Q:什麼是蠶豆症?
A:蠶豆症的醫學全名為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酶缺乏症(G6PDD),為全台灣地區最常見的先天代謝疾病,在台灣地區發生率為3%,其中又以客家人發生率較高。
Q:蠶豆症是一種遺傳疾病嗎?
A:蠶豆症屬於性聯隱性遺傳疾病,所以以男性居多。
Q:G6PDD的臨床症狀為何?
A:G6PDD的臨床表現有新生兒黃疸、蠶豆症、急性溶血性貧血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Q:G6PDD引起的新生兒黃疸是怎麼一回事?
A:約1/3的新生兒黃疸是造因於G6PDD缺乏。如果黃疸程度不嚴重,可照光治療;如果出現嚴重的溶血性黃疸,必要時應給予換血治療。
Q:G6PD缺乏症引起蠶豆症的症狀為何?
A:G6PD缺乏者誤食蠶豆,常造成急性溶血性貧血,稱為蠶豆症。病人呈現蒼白、心肺窘迫及深茶色尿,常需緊急輸血以挽救生命。以2~6歲的兒童最容易發生,成人則罕見。
Q:G6PD缺乏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貧血症狀為何?
A:除了蠶豆以外,當病患接觸到其他氧化性物質時,會迅速產生溶血反應,症狀與蠶豆症表現類似。
Q:G6PD缺乏引起的慢性溶血性貧血的症狀為何?
A:患有G6PDD症的人,少數會合併慢性溶血性貧血而產生肝脾腫大。
Q:G6PD缺乏要避免使用哪些藥物?
A:一般而言,比較容易接觸到的藥物,包括阿斯匹靈、日常生活中的臭丸(合成的樟腦丸)、用於傷口的龍膽紫(紫藥水)、抗生素中的磺胺類藥物,是比較常接觸到的,要特別小心;其餘如抗瘧疾藥物(奎寧)、甲基藍也要小心。G6PDD患者就醫時應該要跟醫師討論。
Q:G6PDD患者應避免那些食物?
A::G6PD缺乏者須避免吃蠶豆或蠶豆製品,有少數調味(醬)料及麵食粉絲類中含有蠶豆成分,應須特別注意。
Q::G6PDD患者於日常生活中應該特別注意什麼?
A:除了食物、藥物需跟醫師討論之外,居家環境、衣櫥及廁所內應避免使用臭丸(奈丸);一旦出現皮膚變黃、臉色蒼白或茶色尿時,應立即就醫、不可延誤。
安婦幼中心院址:704 臺南市北區開元路286號 |
諮詢專線:06-2091666
網站內容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本網站的圖片如有侵權請來電告知,我們會即刻撤下。
Copyright © Dr.方の幼兒學園.
網頁設計 DESIGNG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