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及嬰兒的食物與過敏疾病的關係
臺灣兒童過敏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於2015年針對全台316位0~3歲小孩的媽媽進行過敏預防問卷調查發現,有七成多的媽媽擔心寶寶出現過敏現象,所以在哺乳期間不敢吃雞蛋、海鮮、麥類等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有六成六的媽媽認為副食品要在六個月後才開始添加。門診中的確常遇到家長詢問孕婦和哺乳的母親是不是都不能碰高過敏的食物?寶寶是不是不能太早添加副食品?尤其是高過敏的食物?針對這些問題,過去醫界的確曾有這樣的建議(西元2000年美國兒科醫學會(簡稱AAP)的建議是):「如果嬰兒屬於過敏高危險群(父母或手足至少有一位有過敏性疾病,而這過敏性疾病是指異位性皮膚炎、氣喘和食物過敏),母奶應至少餵到一歲或更久;無法餵母奶或母乳不足,可用低過敏配方奶粉代替;母親應避免花生和堅果類食物,並考慮暫停牛奶、蛋、魚和其他高過敏食物。嬰兒則應該在六個月後才開始餵副食品、一歲以後再給牛奶和奶製品、兩歲後給蛋、三歲後給花生等堅果類和魚。但對於懷孕婦女倒是建議除了避免花生,其他食物不需限制。」
這些內容是因為當時研究證據不足 ,AAP採取的是專家意見,所以用辭很保守,說這些應該是「合理的」建議。AAP是非常具有公信力的機構,它的建議幾乎全世界的兒科醫師都會相信並採納,2005年出版的兒童健康手冊「添加副食品」的衛教文章中,即據此強調高過敏食物應該延遲到一歲後再讓寶寶吃。近年來因為已經有大量的證據顯示無論是母親或寶寶,避免或延後高過敏食物的攝取並不能降低日後發生過敏疾病的機率,因此這樣的建議當然有修改的必要。AAP在2008年已經更改了嬰兒哺餵的建議,但仍然保留日後再修改的可能:
1. 目前缺乏證據顯示孕婦或哺乳的母親避免高過敏食物就能預防孩子的過敏性疾病,唯一可能的例外是異位性皮膚炎,但還需要更多研究資料才能下結論。
2. 雖然嬰兒四個月大前不應該餵副食品,但也無足夠證據顯示延遲餵副食品、包括高過敏食物(魚、蛋、花生和堅果類食物)可以有效預防過敏疾病的發生。
3. 純母奶哺育至四個月大,比起嬰兒配方牛奶確實可減少兩歲以下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的機率。
4. 純母奶哺育至三個月大,可以減少嬰兒期哮喘的發生率,但六歲以後發生氣喘的機率卻並沒有降低。
5. 嬰兒若屬過敏高危險群,如果不能餵母奶或母奶不足,也有相當的證據顯示以「完全水解配方」或「部分水解配方」牛奶可具有同樣的預防效果(雖然「完全水解」效果可能比「部分水解」效果還好一些,但必須考慮其高成本),但也不是所有的「部分水解」牛奶都有效。
歐洲兒科腸胃、肝臟和營養學會也應和了此一建議,並強調餵副食不應早於17週(四個月),太早餵會增加過敏的機率;亦不應晚於26週(六個月),太晚餵也可能增加過敏機率,而且純餵母乳的嬰兒90%的鐵質必須由副食品中獲取;另外鼓勵餵副食品的同時,繼續哺餵母乳,因為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增加嬰兒對食物的耐受性。
國內這方面的反應稍微遲了一些,2013年出版的兒童健康手冊仍提到「應以較少引起過敏的食物為優先」,但2014年7月的最新版兒童健康手冊已經將這段文字取消了。
截至目前為止AAP尚未有更新的建議出爐,所以醫界仍奉行上述的建議,也就是家長們應該在寶寶四到六個月之間開始餵食副食品,各種食物都可嘗試,原則上仍是一次一樣新食物比較好,一旦有過敏症狀發生可以暫停幾週再試,一次多種新食物也沒什麼不可以,只是嫌疑犯(引發過敏的食物)比較不容易抓到而已。只餵母奶的寶寶如果發生過敏症狀,母親還是應該檢討自己的食物,避開可能的致敏食物,否則症狀還會持續。
P.S.請注意本文並未討論到其他影響過敏疾病的過敏原、內在誘導物和外來刺激物,僅就食物一項加以說明。
要不要買有機食物給孩子吃?
有機食物是指在生長和處理過程中,未曾使用化學肥料和殺蟲劑的食物。如果是家禽和家畜,則是在有機環境中飼養,而且不使用荷爾蒙或抗生素。有機食物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通常價錢較高,但它們是否比較健康或比較安全呢?
1. 有機食物和一般食物營養價值大同小異,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但有機蔬菜的硝酸鹽和蛋白質含量可能稍低,有機肉類、奶類可能含較多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2.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一歲以下的嬰兒餵食有機食物可以減低過敏發生的機率。
3. 有機食物受到微生物汙染的機率跟一般食物是一樣的,並不等於安全食物;因此適當的儲藏、煮熟、保持手和廚具清潔、避免肉和禽類交叉汙染到其他食物等預防措施都是必要的。
4. 有機食物同樣可能含有某些天然毒素,像花生和穀類的黃麴毒素、馬鈴薯的龍葵素及一些菇類的毒素等,但少量常常是對人體無害的。
5. 化學殺蟲劑可以增加食物收成、延長供應季節和保存期限,並延緩黴菌生長,因此被廣泛使用。有機食物仍然可能藉著風、土壤、地下水等來源被汙染,但殘留量應該比一般食物低很多。
6. 化學殺蟲劑暴露過量,短期會引起頭暈、噁心,長期會造成神經、發展和生殖系統異常。
7. 嬰兒及幼兒的神經系統正快速發展,特別容易受到化學殺蟲劑的影響,但因為嬰幼兒由於a.單位體重攝取的食物量較多、b.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攝取大量的單一食物、c.喜歡在地上玩耍,衛生習慣不好、d.比大孩子和成人多了經過胎盤和母乳的暴露機會,反而接觸機會是增加的,因此確實有必要儘量減少食物暴露機會。
8. 由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無處不在,有機肉類並不能減少其致癌風險。
9. 牛隻普遍使用「牛生長激素」以刺激奶量,但有機牛奶和一般牛奶內所含的激素是相同的,巴斯德殺菌法會破壞掉九成之多,所餘的微量亦不致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10. 牛隻常使用「性荷爾蒙」以促進生長、增加瘦肉,吃進人體是否會引起性早熟?雖有此顧慮但目前並無證據。
11. 非治療性的抗生素可以促進家禽、家畜生長並預防疾病,但也因此造就一些抗藥性細菌,食用有機肉類可以減少被這種細菌感染的機會。
基於以上所述,美國兒科醫學會在2012年提出聲明:「有機食物並未證實有長期改善健康和減少疾病的功效。雖然比一般食物含較低的化學殺蟲劑,但此差異是否會影響幼兒終生的健康?目前尚無法證實;至於不使用抗生素,理論上會減少抗藥性細菌感染的機率,但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釐清,荷爾蒙的影響也有類似的考量。因此目前的建議是如果家庭經濟可以負擔,為了保護環境或某些可能的健康和安全好處,吃有機食物並無不可,甚至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因為消費額過高而影響到兒童攝食多樣性食物、以獲取均衡營養的機會,反而得不償失了。」此聲明至今仍有效。
嬰兒維生素D的補充
1.105年7月台灣兒科醫學會公布了第二次修訂後的「嬰兒哺育建議」,其中最大的改變是有關維生素D的補充:「純餵母奶有引起維生素D缺乏與佝僂症(rickets) 的報告;為了維持嬰兒血清中維生素D的濃度,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奶哺育或部分母奶哺育的寶寶,從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生素D。使用配方奶的兒童,如果每日進食少於1,000毫升,需要每天給予400IU。維生素D 的其他來源,例如加強維生素D的食物,可計入400IU的每日最低攝取量之中。」上述內容與美國兒科醫學會2008年11月的建議相似,但美國強調維生素D的補充應該一直持續至青少年。
2.維生素D的功能在於調節鈣與磷的吸收,幫助建構和維持強健的骨骼及牙齒,維生素D不足會導致嬰兒軟骨症。近幾年醫學研究發現它可能還有預防免疫系統和心臟血管系統的慢性疾病的功效。
3.每1,000CC的母奶中只含有少於25IU的維生素D,顯然是不夠嬰兒需要的。已有研究發現母親每天攝取高達4,000IU(成人建議量為600IU)可以有效的提高母奶中維生素D的濃度,但還需要進一步資料才能決定最合適的攝取量是多少。
4.維生素D可以經由日曬在皮膚中合成,但每個嬰兒日曬量是否足夠很難確認;尤其近年來醫界為預防皮膚癌,因此鼓勵防曬,然而季節、雲層、霧霾、皮膚色素等因素都會影響皮膚接受紫外線的量。
5.食物中的維生素D來源有限。嬰兒配方奶每1,000CC有添加400IU維生素D,其他主要是來自油脂豐富的魚類和蛋黃。西方國家採用在穀類、鮮奶、奶油與植物奶油中添加維生素D的措施,台灣也有這類食物但並不普遍。
6.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部分嬰兒有血中維生素D不足的現象。
7.維生素D屬脂溶性維生素,但要大量才會引起中毒。0~6個月的嬰兒每日攝取上限為1,000IU,7~12個月的嬰兒每日攝取上限為1,500IU,每日補充400IU是安全的。
8.綜合以上因素,每天口服補充400IU是確保維生素D不致缺乏的最有效方法。因為一天吃配方奶超過1,000毫升寶寶並不多,所以幾乎所有的嬰兒每天都應該補充400IU的維生素D。
副食品添加原則(補充說明)
寶寶漸漸長大,必須添加副食品,不但提供奶類不足的營養,也可以讓他們練習咀嚼和吞嚥的技巧,為長遠的飲食攝取做準備。有關添加原則,家長可以先參閱兒童健康手冊上的說明。因其中部分舊觀念未及修正,且目前慣常的餵食法常有疏漏之處,本中心特提出此「補充說明」供家長一併參考。
1.過去曾有延遲至6個月以後再開始餵副食品的建議,並在1歲前避免高過敏食物如蛋、花生、堅果、黃豆、麥、魚和海鮮等,因為近幾年的研究證據顯示這樣做並不會減少過敏,相反的早一點接觸副食反而可能減少過敏的風險,而且愈晚餵寶寶愈會抗拒新食物,所以目前認為最適當的時機是在4-6個月之間。
2.寶寶的腸胃在2-3個月大時幾乎已經能消化吸收各種營養,包括肉類,所以餵副食不必太拘泥傳統的順序,各種食物都可以嘗試。
3.7-8個月前副食品應已涵蓋各類食物(包括蔬菜類、水果類、五穀根莖類、魚肉豆蛋類),之後幾個月再逐漸增加各類別中的食物種類,寶寶才能得到均衡的營養和足夠的熱量。 大部分家長對魚肉豆蛋的添加過於保守,可能造成寶寶蛋白質、油脂和熱量的攝取不足。
4.食物過敏還是有可能發生,而且常常是在第一次吃的時候,所以建議嘗試新食物時最好在家裡,而不是托嬰中心或餐廳。由少量開始,若有長紅疹、臉腫、嘔吐、腹瀉、咳嗽、哮喘、虛弱、蒼白等症狀,必須立刻暫停,情況嚴重時應就醫,情況輕微可在2-4週後再次嘗試,由更少量開始,萬一又有症狀請勿再餵,並洽詢兒科醫師。若無症狀3-5天後即可再嘗試另一種新食物。
*如果寶寶在餵食前已有過敏性濕疹,建議先洽詢醫師。
5.純母乳哺育的寶寶從4個月起必須提供含鐵、鋅的食物,否則會有缺乏的風險。建議以市售「添加鐵質的米麥粉」和肉類為主,並搭配含豐富維生素C的深綠色蔬菜以促進鐵質吸收。若寶寶接受度不佳可能需暫時補充鐵劑,請洽詢兒科醫師。
*並非所有市售嬰兒米、麥粉都有添加鐵質,請家長自行注意標示,挑選每100公克含鐵7-10毫克的廠牌,基本上鐵、鋅會一起添加。
6.副食的質地從濃湯狀開始,漸進至糊狀或泥狀,接著加入煮軟的小顆粒,漸漸增大並增加硬度,以訓練寶寶咀嚼和吞嚥能力。周歲左右有不少寶寶已可吃軟質、切成小塊的成人食物了,但個人差異很大,可視他們接受的程度彈性調整進行速度。
7.選擇寶寶不是太餓的時候餵副食,或先餵一點奶再餵副食,太餓時他們沒有耐心嘗試新食物和新的進食方式。
8.寶寶拒絕新食物時,可將少量加入已熟悉的食物中,逐漸增加份量;或餵幾口熟悉的食物後,夾一口新食物。最好不要輕易放棄,建議至少嘗試十次以上,仍不成功可暫停,換他種同類食物,儘量避免情緒反應。
哪些食物是適當的副食品?
大部分的家長選擇米麥糊或稀飯作為嬰兒副食品的開始,漸進至蔬菜、根莖和水果類,將肉類、豆類放在後面;最主要是擔心寶寶的腸胃不成熟,家長選擇認定中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優先來給,另一方面是怕某些食物太早給了會引發日後的過敏反應。這兩個觀念目前證實是錯誤的。
寶寶的腸胃功能進步之快速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早在四個月大以前就已經能消化各種食物了,而且腸胃的適應性極佳,在不同食物的挑戰下、會順應需要來製造各種的消化酶。至於食物和過敏疾病的關聯性,因為缺乏證據顯示避免高過敏的食物(蛋白、魚、花生、堅果、海鮮、柑橘類水果)就可以降低日後發生過敏疾病的機率。所以近幾年醫界已修正了此項建議,基本上各種食物都可以給,但建議還是一次只給一種新食物,觀察3~5天;如果沒有起疹子或腹瀉、嘔吐等過敏現象或不適應狀況,就可以再給另一種新食物。
以往國人最常採用的「傳統嬰兒粥」是用大骨熬湯或魚骨熬湯來煮稀飯,裡面加些高麗菜、紅蘿蔔,最多再加點吻仔魚。 近年來網路資訊取得方便了,很多認真的媽媽會在網路上學習副食品的製作,食物的內容變化也多了,由常聽到的十倍白粥開始,然後是蔬菜或根莖類食物泥、水果泥,再進展到稀飯;稀飯的內容很豐富,有各種各樣的蔬菜和根莖類,甚至包括一些過去比較少給嬰兒吃的花椰菜、地瓜葉、莧菜、絲瓜、洋蔥、南瓜、山藥、芋頭、甜菜、萵苣等等,但卻很少添加肉類,給魚肉的比較多,少數會給雞肉,而且常常延遲到8~9個月甚至1歲以後才給,給豬肉、牛肉的就更少了。這樣的副食品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鐵和鋅這兩種重要的微量元素,也缺乏蛋白質和油脂,熱量也可能偏低。
鐵質分成血基質和非血基質兩種,前者的吸收比後者好很多。植物性食物如穀類、蔬菜含鐵量原本就不高,又屬於非血基質鐵;植物中還含有植酸、丹寧酸和多酚等成分會抑制鐵質的吸收,所以並非好的鐵質來源。植物性食物中的鋅也和鐵一樣,同樣有含量低和吸收不佳的問題。
那麼什麼食物可以提供寶寶足夠的鐵和鋅呢?米麥本身含鐵量少,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規定所有嬰兒米麥粉都必須額外添加鐵質,但鋅並未強制添加。台灣的嬰兒米麥粉品牌相當多,並不是每個廠牌都有添加,所以建議父母親應該花些功夫尋找鐵和鋅含量比較高的米麥粉(至於市場上買到的「米仔麩」,其中當然是沒有添加鐵質的)。
肉類含鐵高,而且屬於血基質鐵,吸收比較好,其中以紅肉(牛、羊肉)含量最高;瘦牛肉每30公克含鐵1毫克,豬肉約為牛肉的一半,雞肉、魚肉更少。國人吃羊肉的不多,所以第一選擇就是牛肉了,建議從每天30公克開始,漸漸增加到60公克。不吃牛肉的家庭,就選擇豬肉和雞肉,但分量必須比牛肉多一些,才能得到同樣多的鐵質。維生素C可以促進肉類鐵質吸收,所以給肉的同時,添加一些蔬菜類也很好,肉類也可以促進蔬菜裡的非血基質鐵吸收,兩者可相輔相成。肝臟含鐵量豐富,但多吃有膽固醇和維生素A攝取過量的風險,但寶寶若吃的不多也並非不可。至於蛋的鐵質主要在蛋黃中,一個蛋重約60公克,含1毫克的鐵質,但屬非血基質鐵,也會有吸收問題。
水果、蔬菜中的含鋅量偏低,穀類含鋅量則算中等,但是吸收同樣受到植酸的抑制。動物性食物中,紅肉含鋅量最高(30公克牛肉中含鋅2毫克),吸收也比較好,豬肉和雞肉的含量中等,魚和蛋都偏低。
牛肉的鐵質因為吸收好,餵食的份量可以比米麥粉少很多。可用60公克的牛肉(含2毫克鐵),加上同樣分量的紅蘿蔔和一大匙水,一併打成泥、大約是半個飯碗份量,寶寶從中可吸收0.5毫克的鐵質(牛肉的鐵質吸收率約25%);若要從米糊吸收到同樣的鐵質,必須要半個飯碗的五倍份量。
上面的說明主要是針對純母乳哺育的寶寶。6個月以後,母奶只能提供10%的鐵質,其他90%都要靠副食品提供,提早在4~6個月之間就開始幫寶寶做準備工作是有必要的。如果吃的是配方奶,裡面幾乎都已添加了鐵和鋅,歐洲廠牌奶粉的含鐵量一般是每公升4~8毫克,美國廠牌約10~12毫克,有些國家的規定可能更低一點,但對於寶寶都是足夠的。
早產兒和低體重兒(出生不足2.5公斤)由於體內鐵質庫存不足,不論是餵哺母奶或牛奶,都必須在出生2~6週內就開始口服鐵質滴劑。肉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油脂,1公克蛋白質產生4大卡熱量、1克脂肪則產生9大卡熱量,所以吃肉的另一好處是提供的熱量比較高。寶寶需要熱量才能成長、活動及進行新陳代謝,無論喝母奶還是牛奶,奶量都會隨著年齡遞減,但熱量的需求卻是隨著年齡增加的,不足的部分必須靠副食品來補充。
「傳統粥」或「現代蔬菜粥」提供的熱量有限,因為蔬菜不佔熱量,米和根莖類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1公克僅能提供4大卡熱量。有人認為高湯很營養,其實裡面只有一些骨頭釋出的油脂和極少量的鈣質、蛋白質。所以大骨熬湯所提供的熱量及鈣質其實是稀少的,通常是要吃到實質的肉,才能夠提供真正足夠的熱量(台語有句古諺「吃肉才會生肉」,確實是如此)。
所以提供寶寶一頓副食品,一定要注意其中的熱量和營養價值是否足夠?食物分成六大類─奶類、五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魚肉蛋豆類。既然寶寶的腸胃功能四個月以前就已經成熟了,沒有理由一類一類慢慢來;舉例來說,假設一開始餵的是添加鐵和鋅的米麥粉,吃個3~5天沒問題,就可以陸續給蔬菜、水果、肉類、豆類,幾乎一個月內就可以達成吃五大類食物的目標,奶類是寶寶原來的食物,所以六大類食物很快就都攝取到了,這樣營養才會均衡。
最後再提醒家長一次,餵副食的同時,別忘了繼續餵母奶,母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增加寶寶對其他食物的耐受性,減少食物過敏的機率。餵牛奶的寶寶也不能忽略副食品的重要性,副食品除了可以補充牛奶不足的熱量,更可對寶寶的咀嚼和吞嚥功能提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