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好寶寶的頭型
扁的、斜的或是又扁又斜的頭型是習慣仰睡的東方寶寶常見的頭型,通常大家也不以為意。西方人自1990年代後為了減少嬰兒猝死症的發生,全面推行仰睡運動以後,原本渾圓的後腦勺不見了,寶寶頭型也逐漸受到醫界重視。
為了腦部快速成長需要,嬰兒在出生的時候頭骨沒有完全骨化、骨縫也未密合,如果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壓力,局部就會變得扁平。針對剛出生的寶寶,由頭頂上方往下看去審視他的頭型。扁頭通常只是影響美觀;斜頭如果嚴重的話,則可能會影響部分腦功能的,應該帶給醫師檢查,找尋原因和改善之道。有些嬰兒因胎兒時期頭部頂住媽媽的骨盆,或在生產過程中受到擠壓,一出生頭就已經是斜的了,當然要小心呵護調整;或出生時雖然頭型正常,但仰睡時頭總喜歡偏向一側(有可能是胎兒期的習慣;也有可能是一側頸部肌肉較短,不易轉頭的緣故,也就是所謂的斜頸),如果順其自然,不出一、兩個月斜頭就形成了;也有極少部分嬰兒是因為先天骨縫提早閉合,這種嚴重的異常需要手術治療,幸好案例不多。
如何預防扁頭?
根據加拿大的研究,兩、三個月大的寶寶有將近一半都有頭部變形(扁頭或斜頭),台灣雖然沒有統計資料,但門診中卻極為常見;其中少數嚴重到需要治療,然而矯正頭型(戴頭盔)的過程對於寶寶、父母都是滿辛苦的,所以預防是重要的。
寶寶睡覺的時間特別長,醒了最好就抱起來。常見到一些特別乖的寶寶,醒了也不吵不鬧,大人也就讓他躺著玩,結果扁頭、斜頭的情況都特別嚴重;如果沒時間一直抱著,就讓寶寶坐嬰兒推車或斜坐椅,時間不要太長,或用背巾吊在胸前,或在大人可注意到的情況下、側躺一小陣子也是可以的。 當寶寶精神好、心情愉快的時候,讓他趴著玩一玩,不但減少後腦勺的壓迫,也可以練習頸部和肩部的力量;(趴著玩一玩)最好從一出生就開始做、會比較容易習慣,新生兒每2~3天一次、每次3~5分鐘就可以了,之後逐漸增加,3~4個月大的寶寶一天總共20分鐘。寶寶如果不高興了,不一定要馬上抱起來,可以再撐個幾分鐘,真的撐不住了再抱起來; 但無論如何,應該是父母或其他成人在旁邊看著小嬰兒,以免發生窒息狀況。寶寶通常不會乖乖趴著,一定要想辦法讓他覺得好玩;建議趴在有鮮明圖案的墊子上,擺點玩具在前面吸引他,或爸媽自己蹲下來,跟他說話、微笑、唱歌或唸兒歌給他聽,也可以請哥哥或姐姐耍寶給寶寶看。以上建議的方式都是可以嘗試的,也不一定要趴在平坦的地方,有些寶寶偏好趴在爸媽的懷裡、胸前、腿上或肚子上。
如何預防寶寶變成「斜頭」?
一些簡單的預防措施,可以避免寶寶逐漸變成斜頭,尤其是一出生頭形已經有點不對稱的寶寶。小床的位置最好能讓寶寶從各方向接受聲、光等刺激都是差不多的,例如讓寶寶的腳或頭對著窗戶,而不是窗戶在他的側面,避免他總受到窗戶吸引;如果受限於臥室的環境不容易做到,也可以更換睡覺的方向(今天睡床的這一頭,明天就睡另外一頭)。 親餵母奶的媽媽會自然換邊;但餵配方奶則常常決定於媽媽的習慣,例如:慣用右手的人,會用左手抱著寶寶,右手拿奶瓶,寶寶就會習慣轉向右側看著媽媽的臉、跟媽媽互動;媽媽們可以訓練自己兩側交替餵奶,應該不是難事。 遊戲時間把玩具均勻的散播在寶寶兩側,如果有懸吊或固定在床側的玩具,可不時換換位置。大人跟寶寶互動的時候,也注意一下兩側應平均進行;若寶寶特別會被某種室內布置或光線吸引,就要變換一下他的位置。 如果發現寶寶仰睡時、頭總喜歡偏向一邊,或後腦勺的一側已經出現比另一側扁平的現象,就要反向操作了,例如寶寶喜歡睡右側(姿勢引起的斜頭以右側居多),他的臉會習慣看向左側,每次讓他睡覺或斜坐的時候都讓左側在下方(壓迫左側);前面提及的餵奶、互動、遊戲等也都改成吸引他的臉、轉向右側。如果很難改變寶寶的習慣,可能因為他右頸的肌肉較短或者纖維化(斜頸),就應該帶到門診讓醫師檢查。
我想跟寶寶同睡可以嗎?
醫學研究證實「同床睡」發生嬰兒猝死症的風險比較高,所以兒科醫師不建議;目前的建議是「同房但分床睡」,一方面讓寶寶有個獨立又安全的睡眠空間,一方面大人可以就近照顧(同房比分房睡可以減低50%嬰兒猝死症的風險)。
目前國內因有不少家庭因傳統習慣、沒有足夠的空間、餵母奶方便、或疼惜寶寶……等各種考量,大人還是跟寶寶同睡一床的,也有少數是買了小床但是卻不常使用的。爸媽決定跟寶寶「同床睡」的時候必須瞭解「同床睡」畢竟不如「分床睡」安全;常見的意外就是跌落跟窒息,所以要多做一些預防措施儘量把風險降低。
1. 常常遇到爸媽慌張的抱著寶寶來就醫,因為剛從床上掉下來了!三個月大以後的寶寶隨時可能會翻身,即使還不會翻身,也可能蠕動小身軀移動位置,所以一定得預防。建議可以把大床一邊靠著牆壁,寶寶睡裡面,媽媽睡外面;如果媽媽起床了,一定要加裝護欄(堆放枕頭、棉被是不可靠的),地板上最好再加放瑜伽軟墊。如果可能,想辦法把小床靠著大床是不錯的辦法,小床的一邊及一頭都頂著牆壁,另一頭也要想辦法預防寶寶爬上大床後不小心跌落(可用小桌子擋住)。有些小床本來就有這樣的設計,可以跟大床連在一起,如果沒有,克難組裝時要特別注意固定,不可讓小床和大床間有縫隙。其實一起睡在地板上也是一種選擇,不過要注意房間裡是否有可能危害寶寶的東西(易落下或撞擊的物件)。
2. 不要讓其他家人(大孩子、老公)睡在寶寶身邊,因為他們不像媽媽本能的會警覺到寶寶的動靜。
3. 和小床一樣,大床的床墊或地墊不能太柔軟,床單要包緊;彈簧床墊較厚,必須檢查有沒有任何空隙會讓寶寶的頭陷進去,可用捲緊的毛巾、毯子或適當的東西填補。大人的枕頭和被褥對六個月以下的寶寶無論如何還是不 安全的,只能格外小心了;一但媽媽起床,寶寶還在睡,最好把它們都移開。媽媽的睡衣不要有長帶子;如果媽媽有喝酒或吃藥可能會導致沈睡,最好暫時避免跟寶寶同睡;媽媽體重若太重也不適合跟寶寶同睡。
可以給寶寶吸奶嘴嗎?
很多父母親對奶嘴有著矛盾的情結,既肯定依賴它安撫孩子的功能,又擔心它會影響牙齒和嘴型,所以常常想給又不敢給;或者一旦孩子開始依賴奶嘴時就時時刻刻想幫他戒掉,其實只要正確的使用奶嘴就可以得到好處而減少壞處。
應該讓寶寶吸奶嘴
許多研究報告都顯示嬰兒睡覺時吸奶嘴,可明顯減少「嬰兒猝死症」的發生機率;雖然目前並不清楚其中機制,但2011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已將「小睡和睡覺時應該讓嬰兒吸奶嘴」列入嬰兒睡眠環境安全準則,表示醫界對奶嘴的使用已轉變為正面的態度。當然如果寶寶不肯吸也不用太勉強,可以隔一陣子再試試看。吃母奶的寶寶應該在一個月大時再使用,以免影響哺餵。
基本上入睡時吸奶嘴,睡著後奶嘴掉了也不用再塞回去,中間如果有醒來倒是可以再塞入奶嘴。吸吮是原始的反射動作,是人類生存的本能之一,所以每個嬰兒都有吸吮的需要;吸吮慾望最強的時候是在二至四個月間,之後會漸漸減低。吸吮的需求有明顯的個別差異,吸吮慾強的嬰兒在不吃奶的時候常常會吸吮手或手指;由於手指對牙齒和牙床的傷害較大,以後的戒斷也很困難,這時候就應該使用比較柔軟又比較好戒的奶嘴來滿足他的吸吮慾,以預防吸吮手指成為習慣。吸奶嘴也有很好的安撫作用,對於常煩躁不安、又不容易安撫的嬰兒可以讓他吸奶嘴;通常是先安撫一下正在哭鬧的寶寶,等稍微安靜之後、就把奶嘴塞進他嘴裡,用手扶持住不讓他輕易吐掉,也可以由裡而外輕輕移動幾下、刺激口腔。一旦開始吸、寶寶就會平靜下來,幾次之後奶嘴就會成為母親的好幫手了。
選擇和使用奶嘴必須注意的事項
1.一體成形的奶嘴比較安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份組合成的奶嘴要特別注意是否牢靠?萬一脫離可能會噎住寶寶。至於上圓下扁的矯正型奶嘴,比較符合寶寶的口腔形狀,牙床和牙齒受到的壓力比傳統奶嘴小;不過使用矯正型或傳統型要看寶寶的喜好而定,家長可以反覆嘗試不同牌子、不同形狀的奶嘴,找出寶寶喜歡的一種。
2.絕對不可以綁條繩子將奶嘴掛在寶寶的脖子上,繩子有可能意外纏住脖子而使寶寶窒息。基本上使用奶嘴的重要時機是在睡眠時,並不鼓勵隨身攜帶以免養成習慣;一定要帶的話只能用短繩夾在前襟上,請注意繩子不得長於15公分。
3.奶嘴要注意清潔:六個月前可以跟奶瓶一起洗淨、煮沸五分鐘,六個月後用肥皂或清潔劑洗乾淨就可以了。少數家長會習慣把奶嘴放進嘴裡、用自己的口水清潔一下再給寶寶吸,但牙醫基本上是持反對意見的,因為這樣做會將引起蛀牙的細菌傳給寶寶。
4.奶嘴是消耗品,如果品質有變化一定要更換。
5.一旦寶寶已經喜歡上某一種奶嘴,最好多買幾個預備著,出門和旅行的時候記得攜帶。
6.六個月以前,除了睡覺,只要寶寶有吸吮需要就可以把奶嘴給他;但請記得哭的原因很多,除了肚子痛、尿布濕、疲倦...,有時候只需要大人安慰而已,並不是每次哭的時候都需要塞奶嘴。
7.六個月以後,如果寶寶沒有因為吸吮慾降低而自然減少對奶嘴的需求,家長就必須要有積極的作為;限制奶嘴只能在睡覺的時候才使用,睡著之後也應該幫他把奶嘴從嘴裡拿出來。因為在心理發展上,六個月之後、嬰兒漸漸感覺他和母親好像是分離的個體,母親並不是隨時都能滿足他的需要,因此他需要某種物品代替母親來安撫他;奶嘴、手指和有些孩子喜歡抱的小毯子、填充玩偶等都是屬於這一種物品,我們通稱為過渡期物品。一旦奶嘴成了孩子的過渡期物品,他在無聊、疲倦、遇到挫折或其他煩燥不安的情況下都需要它,奶嘴會愈吸愈頻繁,後來就成了一種習慣,不吸就會覺得不舒服了。
吸奶嘴的壞處
頻繁而且長時間吸奶嘴是會影響乳牙咬合的,醫學上稱為「開咬」,即上下牙齒咬合時會留下一個可以容納奶嘴的洞;其他的咬合問題也有,但都比吸手指的程度輕微。此外當寶寶開始學講話時,經常含著奶嘴會減低他開口的意願和說話的清晰度;也有研究發現長時間吸奶嘴會稍微增加中耳炎、口腔念珠菌感染和蛀牙發生的機率。
何時戒斷奶嘴?
家長可以考慮接近一歲時將奶嘴戒掉,因為嬰兒猝死症的好發年齡已過,口慾期在1歲後也即將結束;奶嘴的主要功能已經不存在,繼續吃只是習慣性的依戀而已。這時戒的好處是寶寶還不懂得強烈抗議,只需要單純的把奶嘴收起來,吵個幾天他就會習慣沒有奶嘴的日子;即使不刻意戒斷,大部分的寶寶在一歲至一歲半之間會漸漸對奶嘴失去興趣,尤其只在睡覺時使用時(這是最理想的自然戒斷)。但有些孩子還是會繼續使用,為了避免恆牙的咬合受影響,美國兒童牙醫學會建議在2~4歲間必須戒斷,最好是在3歲以前。
如何戒斷奶嘴?
選一個孩子狀況很穩定(沒有生病、不是剛上幼兒園、沒有剛添弟妹)的時候,跟他簡單說明、長大了應該不要再吃奶嘴了,奶嘴是給小寶寶吃的,繼續吃以後牙齒會很醜,要綁鐵線矯正等等。針對個性比較溫和的孩子可以採決斷的方式,例如:把奶嘴當垃圾丟掉、送給鄰居小寶寶等;當孩子想念奶嘴的時候,抱著他、安慰他、讚賞他,通常幾天內就會成功。有些家長發現「預告」會更好一點,挑一個孩子容易瞭解的特別日子,例如三歲生日或聖誕老公公送禮物來以後就不能再吃奶嘴了。
如果預期孩子的反應會很激烈,最好採漸進式,例如:先是醒著的時候不吃,再來午睡時不吃,最後才晚上睡覺也不吃。除了口頭和精神鼓勵,也可以搭配送貼紙或星星換小禮物的方法。原則上家長的態度要溫和堅定,儘量以鼓勵讚賞的方式代替責罵或羞辱。孩子如果非常思念奶嘴,可以試著給他一個替代的填充玩物,但千萬不可以奶瓶取代奶嘴(不論是奶還是果汁都會引起嚴重蛀牙);即使裝的是水也會增加尿量,讓孩子睡不安穩,而且以後奶瓶還是得戒。民間還盛行在奶嘴上塗辣椒、黃連等辛辣或苦澀的東西;這種方式並非不可行,但最好只在孩子同意戒奶嘴的情況下當作一種提醒物而非懲罰(就是當他習慣性的把奶嘴塞進嘴裡時,這些刺激的味道會提醒他把奶嘴拿出來)。瞭解並掌握這些原則和方法之後,家長就可以放心的利用奶嘴、增加寶寶睡眠時的安全、安撫他和滿足他口慾期吸吮的需要,而不必擔心不良影響了。
襁褓的注意事項
古今中外的父母都會用包巾把初生嬰兒包裹起來,的確可能讓寶寶比較溫暖舒適、少哭泣、睡得比較久比較沉。但不正確的包裹方式是會有壞處、甚至危險性的,所以請注意下列幾項原則:
1. 一定要仰睡:寶寶被包巾裹住時,因為驚嚇反射減少、睡得比較好,但萬一呼吸發生困難時,也會因此不容易清醒,增加嬰兒猝死症的風險,所以絕對不可以趴睡或側睡。
2. 不要包到頸部以上,以免有窒息的危險。
3. 不要包太厚:新生兒是需要保暖的,但過熱也會增加猝死症的風險。
4. 下半身要鬆鬆的包:醫學研究發現把寶寶的雙腿拉直再包緊可能會造成髖關節脫臼或發育不良的機會;上半身可以包緊一點(在包巾和身體間留下2-3指寬的距離),但下半身要鬆,必須能讓寶寶的腿自由彎曲。
5. 寶寶若不喜歡就不必強迫:包裹只是一種習慣而非絕對必要,醫學上也缺乏強烈的研究證據支持它的效果,如果包著反而讓寶寶不舒服就不必勉強。
6. 兩個月後沒有必要再包裹:包裹對初生嬰兒比較有幫助,稍大一點的寶寶需要更多的肢體活動空間;甚至已在嘗試翻身的寶寶,就不適合再包裹了。
6~12個月咀嚼和吞嚥動作發展的關鍵期
近幾年來門診時,發現有許多幼兒不太會咀嚼和吞嚥固體食物,以致一歲以後、甚至到兩歲、三歲還是以牛奶為主食。追究其原因可能是家長誤認奶類是幼兒最營養的食物,或者幼兒本身不合作,以致在咀嚼和吞嚥動作發展的關鍵期(6~12個月之間)缺乏練習吃副食品的緣故。新生兒在吸奶的時候,舌頭會前後移動,這種運動就是咀嚼運動的前身;到了6個月大時,當母親把打成糊狀或黏稠的食物(果泥、米糊)用湯匙往嘴裡送的時候,一開始寶寶還不會主動吃進去,通常必須倒到嘴裡或是拿湯匙頂著他的上唇刮一下,食物才會進入口中。寶寶很快就學會把嘴唇閉著,用舌頭把食物往後送、然後吞下去;剛開始由於不習慣食物的質地,可能會被噎到而吐出來,但是如果由稀漸濃、逐漸適應之後,吞嚥就會變得順利而自然。7~8個月大的寶寶,只要把湯匙靠近在他的下唇上,他就會自己用上唇把食物刮進嘴裡,舌頭不但前後移動得很靈活、也會上下移動,上下顎也會開始做運動,所以軟的或稍微帶點硬度的食物(香蕉、稀飯、米餅)就會被舌頭頂向上顎,擠碎了再吞下去。到了9~11個月大,寶寶的舌頭更學會了左右移動,上下顎也跟成人一樣,不但會兩側、還會做旋轉式的運動;因此他雖然只有幾顆牙齒(一歲平均有六顆牙),但單靠牙齦咬合的力量、就足以把舌頭推送過來的塊狀食物(軟飯、麵條、煮軟的蔬菜、碎肉)弄碎。1歲左右的寶寶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咀嚼和吞嚥能力,成人的食物、只要不是纖維太長(肉類、蔬菜等)幾乎都可以吃了,不必特意再為寶寶煮稀飯,就算肉類和蔬菜、只要切短一點也難不了他。等到牙齒長齊、肌肉更加有力,協調也更好,所以2歲左右的寶寶更是什麼食物都能吃了。寶寶要學習一項新技巧,首先他的器官必須準備好;當寶寶在6個月時,口腔肌肉群已經為吞嚥及咀嚼做準備,這時候應該提供他學習環境和練習的機會。寶寶不可能永遠喝奶,遲早必須接受其他食物,1歲以後如果仍以奶類為主食,不但營養不均衡還有許多壞處,譬如:容易蛀牙、便秘、肥胖並錯過了訓練吞嚥和咀嚼的關鍵期。他們就會拒絕嘗試固體食物,即使到了上學以後不得不丟掉奶瓶,咀嚼的技巧也因為錯過了關鍵期而發展的不成熟,導致可能沒有咀嚼就囫圇吞棗,以致常常噎到,甚至隨便咬一咬就把食物吐出來。此外,全家人一起進餐的時間是寶寶學習獨立與社會化的重要時機,如果到了2、3歲他還不能上桌和家人一道吃飯,情緒也會表現得比較依賴和幼稚。
腹瀉時吃什麼?
這幾年來兒科醫師針對腹瀉,所採用的治療原則及該吃什麼有很大的變革及調整,必須向家長說明一下。兒童急性腸胃炎大多是病毒感染,以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最為常見。病毒沒有特效藥,幸運的是絕大部份的孩子都在一週內自行痊癒,少數嚴重病例才需要住院。治療上主要採取支持性療法,一是補充損失的體液,二是不限制飲食;雖然不能讓孩子趕快痊癒,但可減少不適,並防止病情惡化。 嘔吐及腹瀉會損失很多體液,其中含水分及電解質;嬰幼兒身體的含水量比成人高,嘔吐腹瀉次數一多很容易就會「脫水」,影響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治療的第一要務就是「補充損失的體液」。
輕微或中度的脫水,給予口服電解質液是比打點滴更安全、便宜又簡單的補充方法,嚴重的病例才會需要打點滴。補充時採用一次少量但頻繁給予的方式,在四小時內迅速將失去的體液補足。運動飲料甜度高且電解質不足,會加重腹瀉並造成低血鈉,並不適合腹瀉時使用。
一但脫水情況改善,就應儘快恢復「正常飲食」。所謂正常飲食是指母奶哺育的寶寶可以繼續吃母奶,喝配方奶的寶寶不需要把奶泡稀、也不需要換無乳糖配方(病情未改善或嚴重需要住院才會考慮);大一點的孩子就吃日常飲食,其中以複合澱粉類(飯、麵、麵包、馬鈴薯等)、瘦肉、優酪乳、蔬菜及水果對於腸胃的接受度較好,太油的、太甜的(包括果汁和飲料)應暫時避免。
傳統的腹瀉飲食有太多禁忌,闢如:只能吃米湯、白吐司、白稀飯、泡稀的牛奶等,其實並沒有必要;這麼清淡的食物不但無法引起孩子的食慾,就算吃了營養也不夠(蛋白質及熱量低),反而會延緩身體復元。
以上是美國疾病管制局、歐洲小兒腸胃肝臟及營養學會、歐洲小兒感染學會及其他權威組織綜合許多研究結果,所制定出的「兒童腸胃炎治療指引」。家長看了或許會覺得訝異,但卻是孩子的福音;舊有的許多限制缺乏根據又沒有效果,實行起來大人不忍、小孩子受罪,是該揚棄了!
最後筆者要建議家長遇到孩子有嘔吐或腹瀉症狀,還是先帶給兒科醫師確定病因並評估脫水程度,醫師會再告知補充口服電解質液和飲食的細節。
寶寶可以玩手機或平板嗎?
行動裝置已經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從兒童到成人,一整天不碰觸控銀幕的人大概很少。最近在美國和愛爾蘭的兩個研究調查,都發現一歲以下的嬰幼兒超過九成會常態性的接觸手機或平板,二歲前很多幼兒已經學會如何滑動解鎖,找到自己喜愛的app、點觸使用它;台灣的情況可能非常類似。
目前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建議仍然維持 「不要讓二歲以前的嬰幼兒接觸銀幕(指電視、視頻等)」,主要因為他們的學習模式不同於大一點的孩子;真實的生活經驗以及和成人間複雜的互動是必要的,從銀幕被動得到的訊息不但無益於心智發展、甚至可能有害。
但手持裝置的app提供的「互動」比電視多很多,是否會有電視沒有的好處呢?目前沒有答案,因為這方面的研究顯然趕不上科技進步的速度。既然嬰幼兒的接觸已無可避免,建議家長使用時注意以下幾點:
1.儘量選擇具教育效果的app:雖然大部份的 app都以「教育性」為訴求,家長還是要實際體驗一下。
2.避免暴力
3.和電視一樣,家長若陪著寶寶一起看一起玩,學習效果會增加許多。
4.不能佔據太多的時間:寶寶需要從遊戲中學習,跟大人一起玩是最好的方式;大人沒空的時候,讓寶寶在身邊自由的玩耍也很重要(譬如媽媽煮飯時,給寶寶幾個塑膠碗或湯匙玩玩,他們會從中學會空間觀念、手眼協調、創造性思考、解決問題等能力)。
5.雖然手持裝置像「數位奶嘴」一樣極具安撫的效果,但寶寶也需要學會如何自我控制情緒;總是靠app轉移注意力,恐怕會阻礙他們的情緒發展。
6.手機或平板的銀幕更小,對視力的影響不容忽視。
安婦幼中心院址:704 臺南市北區開元路286號 |
諮詢專線:06-2091666
網站內容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本網站的圖片如有侵權請來電告知,我們會即刻撤下。
Copyright © Dr.方の幼兒學園.
網頁設計 DESIGNG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