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關係的定義與理論發展
Q:什麼是依附關係呢?
A:根據英國精神病學家Bowlby的理論,依附是嬰兒對一個或某一些特定對象所建立起來的情感聯絡,這情感聯絡促使嬰兒在探索外界、察覺到環境有威脅存在時,便會哭泣、攀爬、尋求安撫,來喚起依附對象的注意,以維護本身的安全。
Q:為何要有依附關係的存在呢?
A:依附關係是為了符合基本的生存機能,就是“保護”與“被保護”。依附行為在整個生命週期中是可被觀察到的,尤其在兒童早期、緊急狀況下最明顯。父母雙親應該要有心理準備,並願意在緊急情況下幫助他的小孩,因為不論兒童到了年齡多大時,都還是需要依附關係的。
Q:依附關係有何特色?
A:依附關係具有持續性、發展性及組織性;雖然建立在人生早期,但完整的依附關係不是靜止的、而是一種動態的過程,並長達人生的全部歷程。此外,依附關係可能是雙向的,彼此會互相影響;依附的對象可以是一個人、許多人、寵物、甚至是物件。
Q:依附關係的理論發展有哪幾個學派呢?
A:依附關係的理論發展有佛洛依德及艾力克森的心理分析理論、班度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還有 John Bowlby及Mary Ainsworth的動物行為學理論。
Q: 佛洛伊德及艾力克森的心理分析理論內容為何?
A: 佛洛伊德強調嬰兒從出生到一歲屬於口腔期,所以嘴巴是嬰兒快感的來源;母親因為經常餵奶而滿足了嬰兒的口腔需求,所以成了嬰兒的心理依附對象。這跟艾力克森的理論相近,他強調如果母親能夠滿足幼兒口腔期的需求,日後就能培養幼兒對別人及社會的信任感。
Q:班度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內容為何?
A:班度拉強調人類是認知的生物,而對環境的認知在依附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譬如:嬰兒會對於餵養和滿足需求 (提供食物、乾淨尿片、溫柔撫摸及其他愉快的體驗) 的人產生依附連結。
Q:什麼是依附關係的動物行為學理論呢?
A:John Bowlby及Mary Ainsworth強調所有物種與生俱來就具有一些先天的行為傾向,這些行為傾向是為了促進物種在進化過程中可以存活下來,譬如幼鳥如果待在成鳥身邊接受哺育和照顧,則有較高的生存機會;相反的,如果幼鳥從巢中走失或離開成鳥身邊的話,就會餓死或被其他動物所捕獲。所以幼鳥一出生就有銘印(imprinting)的行為,牠在早期的生活關鍵期會跟隨及依附在某個移動的對象,這個對象通常是母親;如果第一個遇到的移動對象不是母親的話,則不容易對自己的母親產生依附作用。
影響嬰幼兒依附的因素
Q:影響嬰幼兒依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影響嬰幼兒依附的因素主要是:
1.母親是大多數嬰幼兒的依附對象,所以母親對待嬰兒的方式非常重要。
2.嬰兒本身的氣質因素,包括:嬰兒的個人行為模式、活動量、睡覺的規律性及情緒…。
Q:嬰幼兒如何與照顧者產生依附關係?
A:照顧者對於嬰幼兒的需求如果能夠適時的回應,則嬰幼兒就會產生信任感與安全感,把照顧者當作安全的堡壘,逐漸向外探索。嬰幼兒經由與照顧者的互動關係中發展對自我、他人及整個世界的整體觀點及內在運作模式。
Q:為何穩定的依附在嬰幼兒心理發展上是如此的重要?
A:嬰幼兒藉由依附關係的發展,形成內在的運作模式,並進一步統整於人格架構中,形成個人對於新環境的認知與適應,影響個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行為反應;相反的,如果依附在早期有被剝奪的經驗,讓幼兒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及憤怒、攻擊的行為,將會阻礙與他人建立互信關係。當幼兒長期處在未被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會採用負面的情緒反應以尋求主要照顧者的親近,久而久之,這種不穩定的依附關係,就會透過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轉換成暴力情境。
嬰幼兒依附四階段
Q:嬰幼兒依附的發展分成哪四階段呢?
A:嬰幼兒依附的發展分成依附前期、依附醞釀期、清楚的依附期及矯正(控制)目標的伴侶期。
Q:什麼是嬰幼兒的依附前期?
A:嬰幼兒的依附前期在出生到3個月大之間。這階段的嬰幼兒似乎對所有人都有興趣,到2~3個月大以後嬰兒才能藉助於視覺、聽覺來以區分母親與他人的不同。
Q:什麼是依附醞釀期?
A:依附醞釀期產生在幼兒3~6個月大之間。這個階段的嬰兒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間逐漸形成獨特的關係;雖然可以陌生人互動,但還是比較常與母親微笑、發出聲音,並清楚的分辨母親是何人。
Q:什麼是清楚依附期?
A:清楚依附期在幼兒6~12個月大之間。這個階段的幼兒藉由爬行、學步來探索周遭世界,也藉由移動來尋找並靠近母親;也因為物體恆存概念及分離焦慮的發展,幼兒會透過哭泣及牙牙學語引起母親的注意,而母親的行為在這個階段會被幼兒的依賴及親密的需求所控制。
Q:什麼是矯正(控制)目標的伴侶期?
A:一歲以後的幼兒認知、社會及情緒反應越來越形複雜;這階段的嬰幼兒會以自己的方式,來影響依附對象的反應、行為,並會試著用假想的方式來改變母親的對待方式。譬如把幼兒送到保母家時,他會產生抗議性的哭泣並抓住媽媽不放;因為他認為啼哭跟抓住母親不放,就可以讓母親改變心意而不會離開他。
父親的角色
Q:嬰幼兒除了對母親產生依附關係,也會對父親產生依附關係嗎?
A:嬰幼兒對於父親也會形成強烈的依戀。父親與母親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自己養育的角色。母親強調發展的過程,關注孩子的舒適感、信任感、好奇感;父親則強調結果,比較會用教養技術增強孩子的身心素質,把孩子的行為引導至對問題的正確解決。
Q:父親的角色在嬰幼兒依附中的重要性如何呢?
A:父親對於嬰幼兒的性別認同及發展的影響似乎大過母親,對於認知的發展也比較大。
Q:父親該如何跟嬰幼兒產生依附關係呢?
A:因為嬰幼兒的主依附對象經常是母親,母親在第一時間也比較容易跟幼兒產生連結互動;千萬不要怕父親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無法即刻建立,而強迫寶寶接受爸爸的照顧;也不要把孩子的排斥、哭鬧而解釋成不喜歡爸爸的行為;可多利用孩子心情好、情緒比較放鬆的時候,了解並支持寶寶情緒上的需求。
失去依附對象的反應
Q:如果母親離開家庭,嬰幼兒會出現什麼反應?
A:如果母親離開家庭,嬰幼兒的反應分成三個階段?
1.反抗期:幼兒會以哭鬧的方式、引起照顧者的注意要求母親回來;這個階段可以持續數小時至數週以上。
2.失望期:經過反抗期以後,幼兒發現沒有產生效果,會轉變成退縮的狀態,伴隨著不愛玩耍、對食物沒有興趣、很少說話或不願意與人接觸,之後進入解除依附期。
3.解除依附期:兒童逐漸從這個事件中恢復,但是與母親的親密關係則已喪失,並且對於母親的再次出現顯得不關心。
Q:如果父親離開家庭,嬰幼兒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呢?
A:父親離開家庭,幼兒會因為時期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反應。父親如果在幼兒期離開家庭,幼兒會害怕進一步的被遺棄、對於其他人出現特別的依賴,並出現睡眠不安穩、容易哭鬧、躁動不安、過度的需求及無目標地玩耍。如果是在3~6歲失去父親,這時候會因為失去父親而產生極大的心理痛苦、並渴望家庭團圓。如果在6~8歲時父親離開家庭,會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歸咎、認為父親離開家庭是自己造成的。父親如果在兒童9~12歲離開家庭,會產生憤怒、把父親離開家庭歸責於父母雙方一方,並產生忠誠衝突、忌妒雙親新的伴侶,成績表現不如預期。
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Q: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要如何從生活中去用心呢?
A: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首要是密切觀察寶寶的反應。照顧者平常要能夠用心觀察,知道寶寶什麼時候餓、什麼時候尿布濕了、想睡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就能夠判斷寶寶哭鬧的原因,產生正確的因應措施而不會過度寵壞寶寶。照顧者隨時提供的關懷、注意、撫摸,都有助於跟寶寶建立健康的依附關係。
Q: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最主要是要做到哪些呢?
A:1.不要經常更換主要照顧者:建立依附關係需要有一個固定的對象,常常更換照顧者會讓寶寶產生不了主要依附者,就沒有辦法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2.要尊重寶寶個別差異、同理寶寶的感受:每位寶寶的先天氣質不同,對事物的忍耐程度也不同;當寶寶哭時,照顧者要先有同理心、同理寶寶的感受,而不要很煩躁的斥責他。
3.經常要抱著寶寶、對寶寶說話:常常對寶寶言語鼓勵,並在肢體上擁抱、觸摸,都會讓寶寶產生正面的心理影響;常對寶寶拍手,讓寶寶產生情感的支持,並讓寶寶知道是被重視和關懷的。父母常跟寶寶感情互動,會內化成寶寶的心理運作及動能,影響長大後的人際關係和自我價值。
Q:在現今這個社會中,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要注意哪些問題?
A:現在的父母親常常是雙薪家庭,所以盡可能的在有空檔的時間親力親為;如果平常都是給保母或公婆帶的寶寶,父母親務必在晚上和周末跟寶寶相處時親力親為,不要將餵奶、洗澡、換尿片等與寶寶互動的行為又委託他人之手。現在家庭父母親跟孩子相處時間短,所以父母親在行使親權、照顧孩子時,必須恰如其分而不濫用親權;尊重孩子未成熟的狀態,讓成人的世界,譬如:性、婚姻衝突…遠離孩子。
Q:減少寶寶的分離焦慮,是否有促進依附關係的建立?
A:減少寶寶的分離焦慮當然有促進依附關係的建立,所以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不要讓寶寶時常懷疑你是否會偷偷離開、不要讓他害怕地等待、不要因為分離問題讓寶寶產生哭鬧時而責罵孩子;盡可能帶著他、給他安全感,讓他看的到、聽的到你的聲音;必要的時候堅定地離開他,並迅速的回來 ;離開時告訴他,媽媽會馬上回來、請你等一等。5~6個月大的寶寶,可以偶而將孩子交給保母或公婆帶,讓孩子慢慢習慣他們;一開始是幾個小時,當孩子逐漸熟悉第二依附對象時,就可以由幾個小時延長到半天、一天,甚至數天的時間;要記得將孩子委託給第二依附對象時,要留下孩子熟悉的東西,譬如:心愛的玩具、毛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