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
Q:嬰幼兒隨著年齡增長視力發展如何呢?
A:之前的研究報告認為新生兒的視力大約在0.02、周歲的寶寶約為0.2、2歲時可達0.4、3歲時可達0.6、大約到4~5歲時就可以達到成人的視力;目前最新的研究報告認為或許在1~2歲之間已經達到成人的視力了。
Q:胎兒的視覺發展如何?
A:從母體懷孕的第22天開始,眼睛的構造開始發育;在這期間母體若發生感染或不當使用藥物,可能會造成先天性的眼睛病變。懷孕第20週時眼球就可以緩慢移動;懷孕第22~25週時,眼睛就能打開、有時候會眨眼睛,不過因為子宮裡的環境很暗,胎兒的視力範圍也很有限。到了孕期第33週,胎兒的眼睛就可以經常的閉合跟張開,並對光的改變敏感;這時可透過母體的肚皮感覺外界光線的變化。根據研究發現,當用強光照射腹中胎兒,胎兒的腦波、心跳,會隨著光線的改變而產生變化,代表光線的改變對胎兒來講是一種新的經驗;所以在懷孕的最後一個月中,使用手電筒靠近媽媽的肚皮,胎兒如果是清醒的,察覺到周圍環境變亮,就會有肢體活動的反應。
Q:新生兒的視力如何呢?
A:新生兒的瞳孔對光有反應。根據研究,新生兒的視力可能大約在0.025~0.05之間,視野範圍仍然十分狹小,上下各不超過15度,左右不超過30度。新生兒可能會有極短時間的凝視,但是我們不容易察覺。
Q:滿月的嬰兒視力如何呢?
A:滿月的嬰兒大約可以看到眼前20公分的物體,可認出照顧者的臉及奶瓶。滿月的嬰兒也可在20公分內的範圍追視移動的東西,可是時間極短也不易察覺。
Q:兩個月大的嬰兒視力如何呢?
A:兩個月左右的嬰兒視力就可以達到眼前40公分左右,追視的能力也變得比較好,但是角度無法太大;對於光線及簡單形象的物體會具有察覺力,會注視著比較鮮豔且對比強烈的顏色,譬如黑、白、紅、綠、黃、橘…。
Q:三個月大的嬰幼兒視力如何呢?
A:三個月大的嬰兒會比兩個月時看的更遠,對於二度空間圖形的反應也進展出較佳的深度視覺,意味著開始注意東西的構造與深度了。所以這時候開始逐漸認清母親臉的立體結構、記憶機能也開始發展,並意味著逐漸產生〝陌生人恐懼〞。
Q:四個月大的嬰兒視力如何呢?
A:四個月大的嬰兒會注視自己的手、可以轉移注視的焦點、可以追視目標過身體中線、也可以辨認熟悉的面孔並會用眼睛來探索新環境。眼球這時候可以做水平、垂直及環狀的運動,但是有時候仍然不協調;有企圖心想要去抓住晃動的物品,但是無法準確;有時可以把手裡的東西放到嘴巴去。這階段可以經常變換嬰兒床的位置或改變睡覺的方位,讓他可以感受不同角度的光線,訓練眼球的靈活度。
Q:五到六個月的嬰兒視力如何呢?
A:通常五到六個月的嬰幼兒就已經發展出手眼協調動作,並可以成功的伸手觸摸到眼前的東西;可以凝視、目光的移動也比較協調,但也容易轉移目光注意力。6個月大的嬰兒除了較大的物品外,也可以看到像扣子般的小東西。
Q:七個月大的嬰兒視力如何呢?
A:七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夠專注地凝視一個物件,並產生辨認的方式;兩眼可以同時對準一個焦點、專注力更增加,也逐漸發展出將左右手的東西互換。這階段可以看得更遠,大致上整個房間裡的東西都可以用視覺去探索。
Q:九個月大的嬰兒視力如何呢?
A:九個月大的嬰兒可以看到約0.3公分的小物體,會觀察人臉的表情並試圖模仿。物體恆存的概念已發展出來,意思就是消失在眼前的東西,寶寶會知道該目標仍然是存在的,所以會試圖去尋找該物。這階段也開始學習判斷距離,所以面對前方半公尺距離的桶子,有的嬰兒就會企圖將物品往內丟擲。
Q:一歲大的幼兒視力如何呢?
A:一歲大的幼兒近距離及遠距離的視力都不錯、雙手並用能力強、立體知覺發展良好並可以區辨不同的幾何形狀。這個階段視覺發展比較好的小朋友,就會試圖把幾何形狀的積木投擲到配對的玩具桶內了。
Q:一歲的幼兒視力發展如何?
A:一歲幼兒的視力發展出垂直的方向,譬如:堆高積木、配對相同的東西並可指認書上的圖案;塗鴉時有垂直水平及畫圓弧的動作,但是圓弧要畫得好至少要到兩歲左右。
Q:一歲半至二歲的幼兒視力發展如何?
A:一歲半以上的幼兒減少了對觸覺及其他知覺的依賴,而努力依靠視覺來探索物體;視覺記憶內容增多,能夠配對顏色和形狀,也會模仿別人的動作。
Q:三歲以上的兒童視力發展如何?
A:三歲的兒童會玩簡單的拼圖,並可以大略畫出不是很標準的圓形。
Q:四歲以上的兒童視力發展如何?
A:四歲的兒童就會分辨大小、有正確的深度概念、會畫十字形並可區辨大部分的形狀;也可以認得至少四種顏色以上。這時候的手眼協調動作就十分精確了。
Q:五歲以上的兒童視力發展如何?
A:五歲的兒童就可以精確自如的拿起及放下物品、會使用剪刀及膠水、會畫正方形並可以查覺到圖案中的小細節。
聽覺
Q:胎兒的聽覺發展如何?
A:從懷孕第8週開始,就可藉由超音波辨認出胎兒的耳朵外觀,但整個聽覺系統構造則直到24週才發育完成。一般而言,胎兒在16週時就對聲音有反應了;到了懷孕第25週,胎兒對聲音的反應會更敏銳。胎兒在母親子宮內最常聽到的聲音,是母親撲通撲通的心跳聲、潺潺的血流聲,還有咕嚕咕嚕的腸胃蠕動聲音;這些音量大約75分貝,就等於一個大人說話的音量。一般認為,到了懷孕第32週,胎兒就能記住他每天聽到的音樂,並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聽覺成為媽媽和胎兒溝通的橋樑,也就是胎教的重要管道;所以懷孕期間媽媽應該多跟胎兒說說話、念念故事書給胎兒聽,或是放一些適當的胎教音樂。這樣做除了可以傳遞感情、建立親密關係,也可以奠定出生之後學說話的基礎。
Q:新生兒有聽力嗎?
A:在胎兒時期已可聽到母親的心跳聲、血流聲、腸胃蠕動聲音,而且新生兒的外耳、中耳、內耳、耳蝸也均已形成,所以當然是有聽力的。在人的感官知覺中,聽力發展是比視覺的發展早的,在胎兒時已經很發達。
Q:出生到兩個月之間的新生兒聽力發展如何?
A:新生兒對於小的聲音或許沒有什麼反應,但是巨大的聲響會使他產生驚嚇反射。一個月大時能稍微辨認聲音的來源與方向,對於環境中類似機器的噪音會產生興趣或者厭惡的現象,譬如:吹風機或吸塵器的聲音。
Q:二到四個月的幼兒聽力發展如何?
A:二到四個月的幼兒對聲音逐漸產生興趣,如果聽到親人的聲音即使沒看到親人的臉,也會有不同的反應或表情;對於一些環境中的聲音,如開門聲、狗叫聲、電視聲,也會產生某種程度的興趣。大約到了四個月大就可以尋找來自於水平方向 (也就是左右兩邊) 的聲音來源;這階段對於外界比較巨大的聲響,之前(新生兒期)的驚嚇反射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聆聽」,而且這種情況會越長大越明顯。
Q:四到六個月的幼兒聽力發展如何呢?
A:四到六個月大的幼兒聽到聲音時,傾聽的動作會更明顯,包括眨眼或停止吸奶的動作。六個月大的幼兒可以尋找來自垂直方向 (也就是前面及後面) 的聲音來源,也開始了解自己名字的意義。大致上來講,六個月大的幼兒聽力幾乎是接近成人的聽力了;所以六個月是正常聽力兒童與重聽兒童學習語言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六個月大左右的幼童會自發性的發出一些聲音,稱為牙牙學語音,是不代表任何意義的。
Q:六個月大到一歲之間的幼兒聽力發展如何呢?
A:六個月大以上的嬰幼兒對於前後左右的聲音來源都能夠注意而且尋找;開始出現牙牙學語音,譬如:ma、ba、da,但不代表任何意義。這階段的幼兒常常喜歡跟成人對話,也已經了解「不要、不可以」的意思及自己的名字;到了九到十個月大以後就逐漸了解「掰掰」、拍手的意思。
Q:一到兩歲的幼兒聽力發展如何呢?
A:一到兩歲的幼兒可以了解一些單字的意義,譬如周遭的親人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並了解再見、拍手、謝謝、要與不要的意義;也可以了解並遵從父母的指示,譬如「去桌上拿奶嘴」、「拿尿片去丟垃圾桶」。這這階段的幼兒會模仿大人的聲音,有的會自發性的創作出一些簡單的曲調出來;對於活潑的樂曲會隨著音樂擺動身體,也會喜歡敲打樂器並感受音色的差異。
Q:兩到三歲的兒童聽力發展如何呢?
A:這階段的幼兒已經開始會辨認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及音色;原則上是以吸收外來的音調刺激為主,在腦海裡醞釀並逐漸轉化、進而表現,所以模仿力是極強的。一般而言,兩歲就可以說出簡單的疊詞 (媽媽抱抱、看狗狗、去走走),兩歲半之前就可以講出簡單的句子 (我要吃餅乾)。
Q:三歲以上的兒童聽力發展如何呢?
A:三歲以上的兒童接受性與表達性的聽力發展都已成熟,這時候對於絕大部分的音色、聲音的高低及速度都已經具有辨認能力。喜歡嘗試變造不同聲音,也可以唱出一整首簡單兒歌。
Q:四歲以上的兒童聽力發展如何呢?
A:四歲的兒童會聽懂大部分的對話、有完整的字彙能力、會說出結構正常的句子,而且可以適切編造想像型的聲音。
Q:兩歲以上的孩童要如何注意聽力方面的問題呢?
A:兩歲以上的幼兒,因為逐漸以表達型的聽力反應來表現出他所接受到的內容,所以當他有以下症狀時,需要考慮做聽力檢查:1.在背後用較小的聲音叫他不能引起注意(兩歲),2.與同年齡兒童相比、語言能力明顯落後(兩歲),3.不會說完整的句子(三歲),4.說話有替代音或省略音(三歲),5.對於較長的指令似懂非懂、常常要求再說一遍(三歲),6.上課不專心、答非所問(四歲);以上各項都應該儘快求助於耳鼻喉科醫師或兒童神經科醫師,徹底了解原因。
嗅覺
Q:嗅覺發展與味覺發展之間的關聯性如何呢?
A:嗅覺發展與味覺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聞氣味與品嘗味道幾乎是同步的,也才能對食物有完整的了解與感受。
Q:胎兒的嗅覺發展如何呢?
A:根據研究,24週大的胎兒已經開始有嗅覺得發展,所以孕婦要避免使用氣味太重、過於辛辣的食物 (譬如臭豆腐、辣椒);孕婦如果使用了氣味濃厚的食物,胎兒也會比較躁動不安。所以孕婦應該盡量處於氣味清新的環境中,保持心情愉快。
Q:新生兒的嗅覺發展如何呢?
A:新生兒的嗅覺發展是快速的,很快的就可以從眾人中分辨出母親及照顧者的氣味,對於有母乳味道的衣物也會特別的有安全感。根據研究,給六天大的寶寶分別聞一聞自己母親的胸衣和其他女人的胸衣,寶寶會把頭轉向自己母親胸衣的方向;哺餵母乳的寶寶的選擇更是明確。
Q:滿月嬰兒的嗅覺發展如何呢?
A:滿月後的應兒已經發展出嗅覺的記憶力了。在1~2個月大左右,就可以分辨出不同濃度的氣味;聞到香氣會感覺愉悅,而聞到難聞的氣味則會排斥。
Q:兩個月大的嬰兒的嗅覺發展如何呢?
A:兩個月大的寶寶開始發展出尋找氣味來源的能力;四個月大的寶寶就會轉向氣味的來源。這時候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氣味的物品,如:水果、蔬菜、香水、尿片等,讓寶寶去感受各種味道。
Q:六個月大的嬰兒嗅覺發展如何呢?
A:這階段的嗅覺能力快速發展;不同的氣味會讓寶寶在大腦中作比對及分辨,而進一步產生豐富的表情。
Q:九個月以上的嬰兒嗅覺發展如何呢?
A:九個月以上的寶寶嗅覺發展已經趨近於成熟,對於所有氣味分辨的能力已經十分發達。這階段可以讓寶寶去分辨更複雜的味道,譬如:土壤、水及金屬的味道;也可以開始訓練寶寶對於危險氣味的警覺性,譬如:廚房的燒焦味或垃圾桶裡的臭味。
Q:寶寶什麼時候對嗅覺產生認知呢?
A:新生兒的嗅覺已經快速的發展;四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教導他什麼是臭味、什麼是香味、什麼是刺激嗆鼻的味道。通常一歲以上的幼兒就可以認知什麼是臭味、什麼是香味了。
味覺
Q:胎兒的味覺發展如何呢?
A:胎兒在第二個月時口腔開始發育;在孕期四個月後,胎兒舌頭上的味蕾已發育完成,可以品嘗羊水的味道了。在胎兒七、八個月大時,味覺的神經束已完全髓鞘化,故出生時味覺已幾乎發育完善。
Q:新生兒的味覺發展如何呢?
A:新生兒寶寶的味覺發展已幾近完整,但最主要還是辨別酸、甜、苦;日後鹹的味覺會逐漸發展且明確。
Q:滿月的幼兒味覺發展如何呢?
A:滿月的幼兒基本上對酸、甜、苦、鹹四個味道都已經發展完成,而且可以作明確的辨別。當甜味刺激到嬰兒嘴裡時,他們會表現出輕鬆愉快的表情,並產生吸吮的動作;對於酸、鹹、苦味的刺激,則做出不悅的表情或拒絕吸吮的反應。
Q:四個月大的嬰幼兒對味覺的發展如何呢?
A:四個月大的嬰幼兒對於食物味道的微細改變,已經相當敏感;到了六個月以上,嬰幼兒的味覺發展已經接近成人了。
Q:要如何訓練寶寶的味覺發展?
A:寶寶的味覺、嗅覺在六個月大到一歲之間最靈敏,這時候是添加副食品的最佳時機。寶寶品嘗各種食物時,可以產生多元的味覺、嗅覺的感受;這時候給予品嚐各種副食品時,可以同時告訴寶寶,這是甜的、那是酸的、這是鹹的,使其加深印象。
Q:既然嬰幼兒的味覺發展如此迅速,那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A:因為嬰幼兒的味蕾分布比成人更廣,味覺更敏感更豐富,所以成人不應該以自己的喜好作為孩子選擇食物的標準,否則容易養成重口味的習慣,不利於日後的健康。不論是喝母奶或配方奶的寶寶,應該早一點給予各種味覺刺激,以減少寶寶偏食、拒食的機會;所以在四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嘗試給寶寶一些副食品,對於日後各種食物的接受是有幫助的。
觸覺
Q:什麼是觸覺?
A:顧名思義,觸覺就是一種接觸性的感覺。當皮膚接受到輕微的撫摸下壓,或自己主動伸手去摸東西,這樣因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的感覺就是觸覺。人類因為毛少皮薄,所以對外界的各種刺激的分辨力是最多元的;真皮組織裡也擁有最密集的觸覺系統,所以在接受到觸覺刺激時,身體會透過接受器而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由大腦皮質作出不同的反應。
Q:觸覺的重要性如何呢?
A:藉由觸覺將某些訊息傳到大腦的邊緣系統,會影響人的情緒發展;譬如媽媽若摸摸寶寶或是抱抱寶寶,便會讓寶寶比較有安全感。觸覺配合前庭覺及本體覺來影響著寶寶的動作發展;如果這個系統發展不完整,會造成情緒及社會發展有所障礙,形成肢體控制、操作事務及認知能力上的缺失,這就是目前所強調的「感覺統合」的概念。
Q:胎兒的觸覺系統發展如何呢?
A:觸覺系統是胎兒時期第一個發展出來的感覺系統,也是身體中分布最廣、訊息最多、最複雜的感覺系統;孕婦在中後期的懷孕,就可藉著觸摸著肚皮,而讓子宮內的胎兒得到安撫。
Q:新生兒的觸覺系統發展如何呢?
A:觸覺是新生兒寶寶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透過多元的觸覺探索可刺激認知的發展。剛出生到兩個月左右的寶寶透過爸媽的抱抱或撫摸,就可以感受到被撫慰及被愛的感覺;若藉由撫摸者更有系統性的嬰兒按摩,更可以緩解新生兒寶寶的腸胃不適並穩定睡眠的過程。
Q:兩個月大的寶寶觸覺發展如何呢?
A:兩個月大以上的寶寶已經可以辨認出媽咪及其他人抱他的感覺。
Q:四個月大的寶寶觸覺發展如何呢?
A:四個月大的寶寶已經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會跟自己的身體玩,譬如吸吮手指頭或腳趾;看到任何有趣的東西都會伸手摸看看。
Q:七個月大的寶寶觸覺發展如何呢?
A:這階段的寶寶會把東西放在左右手裡互換;藉由左右手的互換及視覺的發展,就會更了解被觸摸物的外觀、軟硬、大小、形狀、材質等等。這階段的寶寶也逐漸會爬行,藉由爬行或學步時的觸覺刺激也可以增加感覺統合的發展。
Q:十個月大的寶寶觸覺發展如何呢?
A:十個月的寶寶觸覺幾乎完全成熟,這階段應該多給他一些材質的刺激。寶寶除了用手去觸摸外、還會用嘴巴去咬,有時候還會聞聞看;藉由各種感官知覺的綜合判斷,小寶寶對於一些事物的學習就會更完整。
Q:什麼叫做觸覺防禦過當?
A:觸覺防禦過當是觸覺系統發展過程的一個問題,源自對外界的刺激辨識能力不足或混亂,而導致日後排斥外來的種種觸覺刺激;這可能跟寶寶出生前後發生缺氧的狀況有關係,或是在嬰兒時期缺乏被觸摸的機會。
Q:要如何提供小寶寶的觸覺刺激呢?
A:父母平時可以多給寶寶一些擁抱和觸摸,一方面可以傳遞愛的訊息,二方面增加寶寶的觸覺刺激。父母可以用不同材質的毛巾幫寶寶洗澡、給寶寶不同材質的玩具玩、在寶寶換尿片時摸摸他的腳、用寶寶的腳去碰觸他自己的臉,或是抱著寶寶去踩踏不同材質的地面,譬如:光滑的瓷磚、毛絨絨的地毯、粗糙的水泥地…
本體覺
Q:什麼是本體覺呢?
A:本體覺是整合來自肌肉、關節、韌帶、肌腱及結締組織裡的接受器所感受到的神經衝動,並把訊息傳遞到脊髓及大腦而加以分析。本體覺綜合了位置感、運動感、震動感、壓力感及兩點辨別感,可比擬為深層的觸覺。
Q:本體覺的重要性如何呢?
A:本體覺可維持肌肉正常的收縮、使關節能自由的活動,並進而影響神經系統的行為狀態;在靜止狀態下,藉由對抗重力而維持肌肉群一定程度的收縮。本體覺把來自於環境中及本身肢體的活動內容加以組織整理,使個體能夠適當的運用其肢體與環境產生互動。
Q:胎兒的本體覺發展如何呢?
A:在胚胎時期除了觸感覺開始發育,本體覺及前庭覺也已經陸陸續續開始發展。本體覺使胎兒感受到地心引力,並產生上下左右的空間概念,也對肌肉張力發展有影響。
Q:嬰幼兒的本體覺發展如何呢?
A:嬰幼兒從呱呱落地之後開始大量的肢體活動,本體覺開始迅速的發展;舉凡從粗大動作、精細動作,一直到五、六歲時就接近成人的程度,日後也會越來越精細敏銳。
Q:本體覺對於肌肉的收縮及大小動作的發展影響如何?
A:本體覺最主要是傳遞肌肉的伸縮狀態、關節的彎曲或伸直的訊息,可幫助幼兒進行模仿並協調肢體的活動,使得身體的知覺、觸覺及動作控制之間形成穩定又有效率的運作。
Q:本體覺發展不理想的兒童會有什麼狀況?
A:兒童有本體覺發展障礙時,可能會出現以下狀況:1.平衡與移動的障礙,2.身體僵硬不協調、笨拙、容易跌倒和打翻東西,3.難以完成不熟悉和比較複雜的動作,4.如果不配合視覺,就無法作日常熟悉的動作,5.在做一些比較精細的動作時比較笨拙;譬如:無法綁好鞋帶或在使用剪刀、刀片時過度用力,因而弄壞這些小工具並造成自己的受傷,6.走路、踩踏地板時無法輕柔,而會用力踩踏導致砰砰作響。
前庭覺
Q:什麼是前庭神經呢?
A:前庭神經隸屬於第八對腦神經,最主要是掌管平衡功能;前庭構造包括三半規管、橢圓囊及球狀囊,是平衡覺的接收器,可以感受不同方向的重力與運動,並把平衡接收器不同的內容轉換成神經訊息,讓人可以感受到空間與位置的改變並作出不同反應。
Q:前庭覺是靠那些神經共同完成?
A:前庭覺主要倚賴第八對腦神經的前庭神經,也同時藉由第三對動眼神經、第四對滑車神經與第六對外旋神經彼此之間的聯繫,透過控制眼球動作來調整頭部及身體張力的變化,所以視覺、平衡覺、本體覺跟前庭覺之間是有關連的而且是相輔相成的。
Q:胎兒的前庭覺發展如何?
A:胎兒的前庭覺發展很早,一般認為在孕期八、九週大甚至更早;這時胎兒所感受到的前庭刺激主要是來自於母體的活動,不管媽媽走動、上下樓梯或輕輕跳躍都會造成羊水的流動,也可以讓胎兒感受到地心引力及空間相對位置的改變。
Q:嬰幼兒的前庭覺發展如何呢?
A:就如同本體覺一樣,呱呱落地的新生兒已經開始有大量的肢體活動及頭部的轉動;所以藉由著眼球的轉動、視覺與動作的協調性、肌肉張力的影響、維持姿勢進而展現身體的正確空間概念。嬰幼兒的前庭覺發展在出生後會迅速且精細的進行著,一般認為對於幼兒的生理發展及心理發展是有很大的幫助。
Q:前庭覺發展有障礙的兒童會有什麼樣的症狀呢?
A:前庭覺發展有障礙的兒童可能會有以下這些狀況:1.跑跑跳跳時容易跌倒,2.平衡感出現問題、無法精準的計算距離及測量高度,所以比較沒有危險意識,3.膽小、懼高、容易暈車暈船、噁心、嘔吐等現象,4.好動不安、喜歡捉弄人、愛好刺激並追求速度感。
Q:什麼動作可以刺激幼兒的前庭覺發展呢?
A:只要可以讓前庭神經感受到加速、減速的行為都可以刺激前庭覺的發展,譬如:翻跟斗、盪鞦韆、跳彈簧床、坐旋轉木馬…。
安婦幼中心院址:704 臺南市北區開元路286號 |
諮詢專線:06-2091666
網站內容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本網站的圖片如有侵權請來電告知,我們會即刻撤下。
Copyright © Dr.方の幼兒學園.
網頁設計 DESIGNG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