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Q:為何要重視嬰幼兒發展呢?
A:目前台灣平均每個家庭只生一個小孩左右,所以已進入少子化的社會。在重質不重量的情況下,除了要注意兒童的成長狀況 (身高體重的變化),更重要的是為國家社會孕育高品質的下一代,所以要特別注意嬰幼兒發展。
(本圖出自於兒童健康手冊)
Q:國家在這幾年來,對於嬰幼兒發展做了什麼方面的努力呢?
A:因應少子化及高齡化的社會,為了使下一代更有能力承擔更大的責任與義務,所以在兒童發展上不遺餘力。各區衛生所已逐漸減少疫苗施打,致力於社區醫療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兒童發展的追蹤與轉介;所以除了電話訪查,也駐點在各醫療院所兒科門診、施行兒童發展篩檢。國民健康署也在兒童定期健康檢查裡加入各個階段的發展評估,期望在第一線的醫師可提早將發展遲緩的兒童過濾出來;衛福部每年開辦醫護人員的在職進修,更是特別編列兒童發展課程,以期望訓練更多專業人才。
(本圖出自於兒童健康手冊)
Q:是否學校成績表現不錯,運動功能正常,就代表沒有發展方面的問題呢?
A:當然兒童發展的層面最主要是包含大動作發展、精細動作發展、感官知覺發展及智能發展;然而除了動作智能的評估外,心理情緒及社會適應更是兒童發展的的重要層面,也就是所謂的IQ高不代表EQ高。所以在這個複雜且變化多端的社會,在兒童發展的層面更應重視個體跟同儕的互動、社會的適應及心理情緒的發展。
Q:什麼是發展?與成長有什麼不同?
A:發展是指一個嬰幼兒隨著年齡增長而表現在動作、智能、社會認知、心理情緒各方面的潛移默化;而成長乃是指身高、體重、頭圍的變化,所以兩個領域是完全不同的。
(本圖出自於兒童健康手冊)
Q:什麼是發展遲緩呢?
A:發展遲緩是指未滿六歲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發展速度緩慢,或是順序異常的現象。
Q:兒童發展的層面有哪些呢?
A:舉凡認知、感官知覺、動作發展、動作平衡、肌肉張力、溝通表達、社會適應、心理情緒發展都屬於兒童發展的層面。
Q:兒童發展有哪些特點呢?
A:兒童發展的特點有1.發展是功能的成熟與增強,2.發展有一定的順序,3.發展速率有個別差異,4.發展主要受遺傳與環境因素的影響。
Q:何謂發展功能的成熟與增強呢?
A:同樣的一個功能會有逐漸成熟且分化精細的順序,譬如:5~6個月的小寶貝會用整隻手去抓握,7~8個月就會用拇指、食指、中指來做抓握,到9~10個月以上就會直接用拇指和食指來做抓握,也就是”捏”的動作,這就是功能的成熟與增強。
Q:何謂發展有一定的順序呢?
A:簡單舉個例子,譬如:2個月的小朋友會微笑、4個月的小朋友會笑出聲音,這會有一定的順序,不會出現〝先笑出聲音然後才微笑〞的順序顛倒的狀況。另外就大動作方面而言,5~6個月會翻身、7個月會坐、8個月會爬、1歲會站立、1歲3個月會走路,這也是有一定的順序。
Q:何謂發展速率有個體的差異呢?
A:每個人因為遺傳與環境因素的不同,發展速率或多或少會有個體上的差異;譬如:幼兒平均是1歲3個月獨立行走,但有些幼兒11個月就會獨立走路,有的幼兒要到1歲6個月左右才會獨立走路。所以發展速率是有個別差異的。
Q:何謂發展受環境及遺傳因素的影響呢?
A:發展常會受遺傳與環境因素的影響,譬如:有的家庭中父母親獨立走路的年齡層比較大,小孩子也可能有比較大時才會走路的現象。環境因素的影響也不容輕忽,譬如:現在很多家庭有外籍照護工,造成家裡多種語言並行,因而造成幼兒對於本土的母語反而有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這就是環境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