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哭鬧
Q:我的小寶貝哭了就是肚子餓嗎?
A:小寶寶哭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我們要了解他的尿片溼了沒、是不是大便了;睡眠環境很悶熱吵雜嗎?有沒有生病發燒呢?是不是要人家抱抱呢?或者是3個月內發生的嬰兒性腸絞痛呢?
Q:新生兒寶寶是不是可以在他哭鬧時給予點心式的餵食加以安撫呢?
A:筆者不建議這樣做,或許塞塞奶嘴或是給10cc的開水是可行的;因為如果以餵食點心的方式給予20~30cc的奶,就會造成寶寶餵奶狀況錯亂,到最後會把父母親搞的精疲力盡。
Q:是否小寶貝笨笨的會吃過量而不知節制?
A:原則上還是要盡量滿足小寶貝的飲食量,其實他吃飽了自然就會停止,不用擔心有吃過量的問題。
嬰兒搖晃症候群(感謝 王安慶醫師 陳錫洲醫師)
一、 前言
嬰兒搖晃症候群是指因為施力於嬰兒或是幼小孩童頭部、劇烈的來回搖晃,突然前後急速移動、而毀壞腦細胞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可能會併發硬腦膜下出血、腦水腫、及視網膜出血或伴隨蜘蛛膜下腔出血。
二、病因
嬰兒搖晃症候群可發生在剛出生至四歲之孩童,而以一歲以下之幼兒為最常見。主要原因為幼兒期腦(頭)部發育相對較快,但頸部肌肉卻相對地無法強支撐頭部;且顱底較平,使腦實質較不能穩定固定、造成腦部較容易受外力而晃動。此外,嬰幼兒的腦部因含水分較高、髓化未完全,更易受旋轉力傷害而造成廣泛性軸索受傷。臨床上只要是嬰幼兒被劇烈前後用力搖晃,即有可能導致發生嬰兒搖晃症候群。一般而言,常見為照顧的大人以雙手置於幼兒腋下或雙臂,用力搖動幼兒造成,但其他的動作也可能導致傷害,譬如反覆的將小孩拋向空中、將小寶寶架在肩膀或背上搖動、騎坐在大人的腳或膝蓋上晃動、或旋轉等。
三、臨床症狀
臨床上嬰兒搖晃症候群會出現哭鬧不停、嘔吐、嗜睡、昏迷、呼吸暫停、抽搐、心跳過慢等症狀。25%嬰兒搖晃症候群無合併頭部瘀傷或身體其他地方骨折,但文獻報告約有80%之嬰幼兒會出現視網膜出血或視神經鞘出血;臨床上遇有懷疑嬰兒搖晃症候群時,應詳細檢查眼底、看有無視網膜出血,及做電腦斷層掃瞄、觀察顱內情況。臨床上,若4歲以下幼兒有下列症狀,如硬腦膜下出血、腦水腫及廣泛性軸索受損,視網膜出血及視神經鞘出血,而臨床檢查未發現有明顯頭部外傷、感染、代謝或出血異常,身上其他部位也沒有骨折或肩膀上臂瘀傷,症狀與發生過程陳述不符時,就要懷疑是嬰兒搖晃症候群,應通知醫院社工人員協助處理。但切記「嬰幼兒頭部震顫症病例」不一定等同於『受虐』。
四、就醫及治療原則
嬰兒搖晃症候群為造成嬰幼兒因外力傷害而死亡或長期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可能出現的後遺症因腦部受損情況而有差異;約有三分之一的受害者會死亡,三分之一會康復,三分之一會出現發育遲緩、認知失調、腦性麻痺、抽搐及失明等後遺症。
五、居家照護事項
嬰幼兒被劇烈搖晃,一部分是由兒虐造成;另一部分是因為寶寶經常哭鬧不安,而照顧的大人無法安撫或不得要領時,企圖阻止幼兒繼續哭鬧、以雙手置於幼兒腋下或雙臂,前後用力劇烈搖動而發生。哭是嬰兒表達身體不舒服的唯一方法,因此如何面對嬰幼兒的哭鬧,是為人父母者必修的功課。所有照顧者,都應被灌輸這個觀念,千萬不要以暴力粗魯的劇烈搖晃、企圖制止嬰幼兒哭鬧,不只適得其反,更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脂肪便
Q:我的小寶貝大便裡有黃白色顆粒,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A:這就是俗稱的”貝仔屎”,原因是母奶或配方奶裡的脂肪吸收不完全,而形成黃白色的脂肪球顆粒。
Q:牙齦皮下囊腫 (齒貝仔) 會導致大便出現脂肪便 (貝仔屎),是怎麼一回事呢?
A:因為 ”貝仔屎” 是一種脂肪便,跟牙齦皮下囊腫 (齒貝仔) 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也不用為了 ”貝仔屎” 而在牙齦上抹上八寶散 (貝仔粉),也不需要服用任何的整腸藥,因為這都是暫時現象。
喝水
Q:為什麼因嬰兒室的護士小姐們叫我們的新生兒寶寶不要喝水,而我的婆婆卻說可以喝水呢?
A:四個月內的小寶貝因為腎臟還不成熟,所以喝水會形成負擔,更何況這個階段的小寶貝不管是喝母奶或配方奶,裡面的水分都足夠供應他的需求。
Q:那是否四個月內的小朋友一定不能喝水呢?
A:其實最主要還是擔心腎臟負擔的問題。但其實只要少量的喝,一次10cc、每天4~6次,一天不要超過100cc,對小朋友的腎臟是不會有影響的。
Q:那我可以在新生兒寶寶喝的水裡面加入一點葡萄糖嗎?
A:葡萄糖是單醣類,口感上有甜蜜感,會造成小寶寶的依賴及血糖的不穩定。所以不建議在寶寶喝的水裡面加入葡萄糖;如果他不喝也不用特別勉強他,因為這階段的小寶寶不缺這些水分。
Q:那我真的要等到寶寶四個月才開始讓他喝水嗎?
A:筆者還是建議從新生兒階段就一次5~10cc、一天4~6次去給他嘗試。因為依筆者的經驗,四、五個月的小寶貝如果仍沒有接觸過水分,日後開始喝水會經過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因為很多小寶貝會排斥喝純粹的白開水。
黃疸
Q:我的新生兒寶寶皮膚看起來黃黃的是否就是黃疸呢?
A:新生兒寶寶在出生一個禮拜內、尤其是第3、4、5天會出現一些生理性黃疸的現象,所以這階段皮膚看起來比較泛黃,應該就是黃疸現象。
Q:我的新生兒寶寶有黃疸現象,是不是就意味著他的肝臟有問題呢?
A:這個階段的黃疸絕大部分都是生理性黃疸。原因是新生兒的紅血球比較脆弱、容易自行破壞產生血紅素,血紅素會代謝成膽紅素,這就是黃疸的來源。這個階段的寶寶絕大部分都是生理性黃疸,而不是病理性黃疸。
Q:什麼是病理性黃疸呢?
A:一般病理性黃疸的現象比較少見,通常發生在一些特殊現象;譬如新生兒過度溶血、新生兒肝炎、出生過程中出現胎兒窘迫或是顱內出血、先天性感染等等。這會造成黃疸指數竄升過快或直接型黃疸指數過高,而導致所謂的病理性黃疸。
Q:聽說母奶會導致黃疸,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A:母奶的確會干擾膽紅素代謝的過程,導致黃疸消退的時間比較慢;所以喝母奶的寶寶往往要到1~2個月大,黃疸現象才會逐漸消退。
Q:如果我的小寶寶黃疸與母奶有關,我要停掉母奶嗎?
A:母奶性黃疸通常是沒有傷害性的,除非是很接近需要照光的標準,要不然原則上都不用為了降低黃疸而停母奶。但是如果在家自行照顧還是很擔心黃疸的話,建議可以暫停母奶2~3天,觀察黃疸現象是否有迅速消退。
Q:如果我的新生兒寶寶皮膚看起來比較黃、疑似有黃疸,我可以給他照日光燈或陽光嗎?
A:筆者不建議這麼做,因為照光治療是用特殊波長的燈管,用家裡的日光燈及自然陽光通常幫助不大;更何況照光治療過程中必須光著身子,只穿尿片和戴個眼罩,如果在家中自行處理會要特別小心失溫。
幼兒如廁訓練
Q:我的小寶寶在多大時可開始做如廁訓練?
A:2~3歲的幼兒生理狀態已經成熟到可以隨意控制大小便的肌肉,這時候的幼兒就能在內急時,不需要提醒而自己走向馬桶、脫下褲子大小便,之後再穿好褲子。所以二歲以上的幼兒可以開始做如廁訓練,有的幼兒可以提早到一歲半就開始做訓練了。
Q:父母親在訓練幼兒大小便的過程,應保持什麼心態?
A:孩子揮別尿片是遲早的事,家長不必太急躁,應保持輕鬆愉快的態度,以遊戲的方式完成訓練。如果遇到阻力,勿跟孩子硬碰硬,可包回尿片等一兩星期後再試。
Q:面對幼兒如廁訓練過程的失誤,父母親應保持什麼心態?
A:孩子失誤時,不應責罵或體罰孩子,以有點惋惜的態度告訴他--下次想尿或解便的時候趕快告訴大人,大人會幫助他。家長強烈的情緒反應常常是訓練失敗的主要原因。即使已經成功地完成訓練,孩子仍會有幾個月的時間、偶而有意外發生;這是正常現象,切勿苛責孩子,冷靜、淡然處理即可。
Q:什麼現象代表幼兒已經準備好做如廁訓練了?
A:以下現象代表幼兒已準備好做如廁訓練了:
1.感覺得到膀胱脹和便意:例如突然安靜下來、臉部表情改變、跳腳、蹲下、拉扯褲子或用語言手勢告訴大人。
2.尿濕了或解便了會有所表示或讓大人知道。
3.喜歡換上乾淨的尿布。
4.了解尿尿、嗯嗯、臭臭、便便、馬桶、乾的、濕的、髒的的意思。
5.看過同性別的大人或孩子(如手足)使用馬桶,知道馬桶是做什麼用的。
6.會自己拉上及脫下褲子。
Q:幼兒的如廁訓練有什麼成功的訣竅?
A:可幫小寶寶買個小馬桶。買了小馬桶後,先將它放在孩子常遊戲的地方,鼓勵他常坐在上面,時間長短不拘,讓孩子先熟悉它,視它為所有物。注意孩子想小便或大便的跡象,或利用午睡剛睡醒、或是利用飯後20-30分鐘的好時機,帶他到小馬桶坐,鼓勵他脫下尿片、坐上去,尿尿或便便在裡面。當孩子成功的機率已達一半以上時,可以開始不穿尿片、改穿寬鬆的褲子,讓他練習自己脫褲子,尿布只在午睡或夜裡才使用。
Q:有什麼小技巧可讓如廁訓練的過程更順利?
A:父母可念1~2本有關如廁訓練的故事書給孩子聽,或者讓孩子跟一、兩位已達成訓練的孩子(並看著他們使用小馬桶)一起玩。當然不要選擇孩子正處於反抗期或生病時開始訓練,也不要一直嘮嘮叨叨的提醒催促孩子,只有在他顯示出有尿意或便意的時候,才帶他去做小馬桶;如果孩子肯合作就應該誇獎他,當解出便尿時,更應給予精神鼓勵和實質上的獎勵(如:貼紙、小點心),可有效的提高成功機率,不要怕物質獎勵寵壞孩子。當然最重要的不要強制孩子坐上小馬桶,孩子不想坐時應該要讓他站起來;即使孩子沒有抗拒,坐了5分鐘都還解不出來,也應該讓他起來。
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預防建議 (感謝臺灣兒科醫學會提供)
(本圖出自兒童健康手冊)
嬰兒猝死症候群在一個月內的新生兒並不常見,其發生率在2~3個月大時達到高峰。參考美國兒科醫學會的說法,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定義為:一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經過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並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未能找出死因。學界對其致病機制的瞭解,始於1980年代荷蘭的流行病學調查,當時發現趴睡是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危險因素之一。西元1991年開始宣導不要趴睡,嬰兒猝死症候群發生率急遽下降。趴睡與嬰兒猝死之相關原因不明,可能的解釋是有些嬰兒於睡夢中警醒的神經反應不佳,所以發生窒息事件而死於夢中;而趴睡更容易導致窒息,所以應當避免。參考2011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公布的最新建議,臺灣兒科醫學會也詳列下列事項以預防嬰兒猝死:
1. 一歲以下嬰兒每次睡眠都應該仰睡,側睡並不安全。
2. 床鋪表面必須堅實,外表可包覆以被單。
3. 嬰兒不建議與他人同睡,但建議與父母親同室睡眠。父母可將嬰兒抱在床上餵奶或安撫,但父母親入睡前應將嬰兒放置在其嬰兒床上,雙胞胎與多胞胎之間也應分床睡眠。以下情況特別容易引起嬰兒猝死(高危險因素),應盡量避免:
a.父母與小於三個月的嬰兒同床睡眠。
b.嬰兒與剛剛抽菸的成人或懷孕時抽菸的母親同床。
c.嬰兒與很勞累的成人同床。
d.嬰兒與使用某些藥物(抗憂鬱藥物、止痛藥)或有藥癮、酒癮之成人同床。
e.嬰兒與父母以外的任何人同床,包括其他兒童。
f.嬰兒與多人同床。
g.嬰兒與其他人在鬆軟表面的家具上同睡,譬如水床、老舊床墊、沙發等。
4. 嬰兒床不可有任何鬆軟物件,包括枕頭、玩具枕、被褥、蓋被、羊毛製品、毛毯、床單等軟的物件,嬰兒床應堅硬並蓋以被單。
5. 嬰兒不宜配戴平安符、項鍊等可能阻礙呼吸的物件,不可將奶瓶直接塞入嬰兒口中而無成人在旁照顧。
6. 預防成人抱嬰兒時睡著:
a.產後母嬰初期皮膚接觸,宜有清醒的成人在旁陪伴。
b.母親親餵時或抱小孩時,應盡量保持清醒,而且最好有其他意識清醒的成人在場,尤其在產後初期母親容易疲累時。
c.成人若自覺疲累,盡量避免獨自抱小孩。
7. 孕婦應接受例行產前檢查,研究顯示可降低嬰兒猝死發生率。
8. 懷孕與生產時必須避免暴露吸菸。
9. 懷孕與生產後必須避免喝酒與使用非法藥物。
10. 盡可能餵哺母乳。
11. 可考慮在睡眠時使用奶嘴,奶嘴不可懸掛於嬰兒頸部或附著與嬰兒衣物上。如果嬰兒拒絕奶嘴,則不應強迫,可在年齡稍大後再嘗試。餵哺母奶者可在已明確建立母奶餵食後,再開始於嬰兒睡眠時使用奶嘴,一般於3~4週大之後。
12. 避免環境過熱,包括穿著太多衣物與過度包裹嬰兒。無空調設備時,宜注意通風。
13. 常規接種疫苗,有研究顯示有降低嬰兒猝死效果,包括百日咳疫苗在內。
14. 不必使用市面上宣稱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的用具,因為它們都沒有實效的驗證。
15. 不必使用家用心律呼吸監視器,這種器具可監測窒息、心跳過慢、缺氧等情形,但並無證據顯示可以降低嬰兒猝死發生率。
16. 為了促進發育並避免後頭部扁平,每天可在家長監督下讓嬰兒清醒時採趴臥姿勢。
17. 健康醫療工作者、嬰兒室與新生兒病房醫護人員、兒童照護提供者都需要瞭解並進行降低嬰兒猝死危險因素的措施。
18. 新聞媒體與製造業的報導與宣傳應遵循預防嬰兒猝死的建議。
19. 持續推行仰睡運動,宣導仰睡教育讓褓母、祖父母等照顧者獲知相關訊息;醫護專業人員應在嬰兒出生後即告知家屬這些資訊。哺餵母乳之嬰兒建議於一個月已經建立母乳哺育習慣後,再考慮於睡眠時使用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