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習障礙
Q:國內學習障礙的比例高嗎?
A:國內的學習障礙比例高達3~5%,大約每20~30個學齡兒童就有一個是學習障礙者。
Q:什麼是學習障礙?
A:學習障礙是屬於身心障礙類別的一種。學習障礙的孩子一般而言是智力正常的,但是因為腦神經中某種學習功能異常,使他們在聽、說、讀、寫上遭遇困難,而產生學習上的問題。智商低於兩個標準差(WISC得分低於70)而且出現學習障礙的人,不應被歸入「學習障礙」一類;相對的,WISC得分介於80至100的人,由於他們仍然能夠與一般人作正常溝通,所以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都算是學習障礙。
Q:學習障礙者目前遭遇到什麼樣的困境?
A:因為學習障礙的孩子智力是正常的,所以家長和老師大多會將孩子的學習困難歸因於懶惰、不用心、不聽話;也因為如此的誤解,使得學障兒受到不當的對待或責罰,產生人格發展和心理健康的影響。所以如果可以針對學障兒、了解其功能障礙的部分,實施個別化的特殊教育,學障兒還是可以發揮其蘊藏在障礙下的潛力。可惜的是國內對於學障兒的特殊教育尚未普及,導致學障兒在課業上受到極大的挫折,甚至中途輟學。
Q:學習障礙的孩子看來只是比較晚成熟,長大會好嗎?
A:學習障礙兒童的某些能力確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譬如精細動作、口語表達),但是真正的核心障礙(譬如對於符號的辨認、記憶力的缺陷等)則會伴隨終身。因此家長不應輕忽孩子的能力缺陷,應該及早輔以有效的教學策略。
Q:學習障礙有特殊治療方法嗎?
A:目前尚沒有任何實證研究支持,某些藥物或某些療法可以治療學習障礙,因此家長不該對坊間流行的一些治療方法過度期待;真正對於孩子有幫助的是輔以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孩子克服障礙。
Q:學習障礙兒童是否該接受感覺統合治療呢?
A:感覺統合治療是增加孩子感覺動作的經驗,來促進神經系統處理感覺訊息的能力,增進孩子的動作協調及大小動作發展等技能;但是學障兒童不一定有這方面的問題,所以不一定需要感覺統合的治療。
學習障礙的定義
Q:美國對於學習障礙的定義為何?
A:美國對於學習障礙的定義是:兒童在理解或運用語文的思運歷程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異常,以至於在聽講、思考、說話、閱讀、書寫、拼字或演算的方面的能力缺損;這些異常包括腦傷、輕微腦功能失調、閱讀障礙和發展性失語症等。學習障礙這個名詞不包括(排除掉)因視覺、聽覺、動作障礙、智能不足、環境文化及經濟的不利因素為主要原因所造成之學習問題。
Q:我國對於學習障礙的定義如何?
A:根據民國101年公布的「學習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的定義:
學習障礙,統稱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知覺、知覺動作、推理等能力有問題,致在聽、說、讀、寫、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
前項所定學習障礙,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
一、智力正常或在正常程度以上。
二、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差異。
三、聽覺理解、口語表達、識字、閱讀理解、書寫、數學運算等學習表現有顯著困難,且經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介入,仍難有改善。
學習障礙的分類
Q:學習障礙大概可分為哪些類型呢?
A:簡單而言,學習障礙可分為閱讀障礙、數學障礙、書寫障礙、非語文學習障礙。
Q:什麼是閱讀障礙呢?
A:閱讀障礙的兒童在語音解碼方面有特別的發展性缺陷,這種缺陷無法將文字轉換為語言。閱讀障礙的成因為聽覺理解能力差、聽知覺或視知覺速度太慢,無法知覺文字符號、缺乏閱讀所需的知識,無法注意到重要關鍵字句或段落、無法了解書寫文字的單位。
Q:什麼是數學障礙?
A:數學障礙的學生在以下方面出現缺陷:理解或表達數學名詞、運算概念、將應用題解碼為數學符號、閱讀數字或數學符號、抄寫數字或符號、進位退位、計算步驟、計數及九九乘法表。
Q:什麼是書寫障礙?
A:書寫障礙大多合併於其他類型障礙,純粹書寫障礙是很少的。書寫障礙包括寫字障礙(握筆困難、字跡潦草、字體寫錯)及寫作障礙(語句過短、問號及標點符號錯誤、文章組織拙劣、詞不達意)。
Q:什麼是非語文學習障礙?
A:一般認為非語文學習障礙是右大腦半球神經心理上的缺陷,而導致在人際交往上有顯著的困難,對於非語文情境的適應、非語文符號和線索的辨識、及人際間的溝通訊息上有明顯的困難;所以這類學童會出現動作協調不佳、視覺空間組織有困難、缺乏形象概念、無法理解非語言的溝通訊息、不懂得察言觀色。
學習障礙的鑑定流程及常用工具
Q:針對疑似學習障礙的兒童的鑑定流程為何?
A:針對學習障礙學童,經由教師訪談及國民中小學學習行為特徵檢核表,篩檢出疑似讀、寫、算…等基本技能缺損的個案,進而安排入資源班、施行個別教學策略及輔導,事後進行評量並了解其進步情況,並評估何時可以完全回歸到一般班級。
Q:學習障礙兒童必須先排除掉智能方面的缺損,所以應該要用那些工具來鑑定其智力呢?
A:目前常用的有魏氏幼兒智力評量及魏氏兒童智力評量。魏氏幼兒智力量表最主要是針對2歲半~8歲的幼兒;魏氏兒童智力量表最主要是針對6歲~17歲的兒童。此外可輔以綜合心理能力測驗、智能結構學習能力測驗、簡易個別智力量表來幫助評估。
Q:學習障礙的學生必須排除掉情緒行為障礙,比較常用的量表為何?
A:為了排除掉情緒行為障礙,通常經過教師訪談及觀察之後,使用情緒障礙量表、行為與情緒評量表、青少年社會行為評量表或行為困擾量表來做評估。
Q:針對學習障礙裏的閱讀障礙,該用那些評量工具?
A:針對閱讀障礙常用的工具是中文年級認字量表,適用於國小一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學生,可篩檢出認字困難的學生;此外針對閱讀困難的學童有國小一至三年級、國小四至六年級及國中七至九年級(國一到國三)各階段的閱讀理解診斷測驗。此外,還有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及國中小國語文成就測驗,都是可以用來輔助診斷的工具。
Q:針對學習障礙裏的數學障礙,常用的鑑定工具為何?
A:針對數學障礙常用的鑑定工具是基礎數學概念評量,依各年齡層來做區分,有幼兒數學能力測驗、國小低年級及其他年級數學能力發展測驗、國中新生數學能力測驗。
Q:針對書寫障礙有哪些鑑定工具?
A:針對書寫障礙常用的測驗是國小兒童書寫語文能力診斷測驗,包括作文產品量表、造句量表及文意量表三大部分,可了解書寫語文能力的發展情形,並診斷書寫語文困難所在;針對小一到小三還有所謂的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最主要是評量讀字與寫字的基本能力。
Q:針對非語言學習障礙有何篩檢工具?
A:針對非語言學習障礙目前常用的篩檢工具有托尼非語言智力測驗及綜合型非語言智力測驗,試題內容強調圖形推理和問題解決,用以區分到底是智能還是語言表達所造成的學習障礙;另外也可以加入智能結構學習能力測驗、魏氏幼兒智力量表或魏氏兒童智力量表,來區分語文與非語文能力的表現。
學習障礙的教學策略
Q:針對學習障礙兒童的主要教學策略為何?
A:針對學障兒的教學策略強調四個重點:
1.認知教學模式的評量:重視學習或認知過程的評量,且在評量中結合教學活動。
2.認知策略的教學方法:分析兒童的內在能力,注意教學的策略和兒童的學習層次配合;老師在教學時,要能針對個體的發展層次。
3.教材的撰寫:課程要注重功能性、發展性和混合式的課程,用適當的教材和教學策略。
4.學習環境的佈置: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或干擾、避免任意變換作息及座位;適合兒童的教學設備與學習環境的布置。
Q:對於學障兒,老師在教學上應注意哪些事項?
A:老師在教學上應注意以下細節:下達指令前,目光先注視學生的眼睛;指示須簡明清楚、避免多重指令;在指令動作前必須先確定學生已了解指定內容;教學時可多用視覺性教材、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運用其他感官知覺來幫助學生學習;教學時要明確地強調重點在哪裡;長時間的課程可以分階段進行;採用依序累進、漸進的方式來幫助學習;可用容易背誦的口訣或簡單的節奏來幫助學生記憶複雜的概念;善用肢體語言來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
Q:什麼是資源教室?對於學習障礙兒童有什麼幫助?
A:資源教室是一種部分時間制的特殊教育措施,其安置方式是介於特殊班跟普通班之間。學生學習仍歸屬於普通班,只在特殊的時間到資源班接受補救教學輔導;學習一方面可以和普通學生統合,又能接受特殊教育的服務。通常資源教室所指的資源分為教學設備資源及人力資源;教學設備資源包含設備設施和教材資源(電視機、電腦、特殊輔具或障礙測試),人力資源則包含資源教室專業團隊、社工人員等等。
Q:針對學障兒的注意力問題,有何教學策略?
A:針對容易分心的學障兒,可以調整課程內容刺激的順序或是增加刺激的強度,縮短完成活動單元數所需要的時間。所以可以利用分段法,一次呈現一部份的材料,或特別強調某部分的學習重點、強化注意力;也可以利用放大字體、變換字型、變換顏色、模糊背景主題,來強調視覺刺激;或透過鼓掌、拍擊、說話語氣來強化注意的重點;另外也可以以圖形、圖片或事物輔助說明,提高學習興趣。
Q:針對學障兒記憶能力不足,有何方法及教學策略?
A:常用的方法有:
a.聯想法:將無關聯性的教學內容做有意義的連結或趣味性的連結,
b.分割法:將教材內容簡化為數個部份、分開學習,
c.複習演練法:反覆過度學習及覆誦,
d.運用想像法:呈現視覺化的教材,以視覺經驗來協助、理解或幫助記憶。
Q:學障生遇到應用題時出現困難,老師要如何協助他?
A:可請學生唸出題目,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明題意,老師並在旁協助說明,促使學生理解題目的意義;老師則指導題目的重點,將題目條列化、改寫題目將題目簡化、強調問題的重點、增加題目的理解性,讓學障兒了解關鍵字在哪裡,並以畫圖或是圖片協助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