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亞斯伯格症
Q:什麼是亞斯伯格症?
A:亞斯伯格症候群又名為亞斯伯格綜合症或亞氏保加症,是一種泛自閉症障礙(精神疾病診斷準則第四版,DSM-IV);其重要特徵是社交困難,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
Q:亞斯伯格症候群與其他泛自閉症障礙有什麼差別?
A:亞斯伯格症候群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智力多數正常,有的個案甚至智商偏高、具有特定領域的天賦;許多國際名人都是亞斯伯格症患者,包括牛頓跟愛因斯坦是疑似個案、漫畫家朱德庸及台北市長柯文哲都被確認有輕度亞斯伯格症。
Q:依據最新標準(精神疾病診斷準則第五版(DSM-V)),亞斯伯格症目前如何歸類?
A:在2012年12月1日美國精神科醫學會決議取消亞斯伯格症候群這個名詞,並在精神疾病診斷準則第五版(DSM-V),將亞斯伯格症候群納入自閉症類群障礙(ASD)。
亞斯伯格症的特徵
Q:亞斯伯格症患者有哪些特徵呢?
A:亞斯伯格症候群跟一般自閉症兒童的特徵類似,包括社交障礙、溝通困難、.固執行為或狹隘興趣。
Q:亞斯伯格症患者會有什麼樣的社交困難?
A :亞斯伯格症患者具有以下社交困難:
1.喜歡獨處,不易發展出同儕友誼。
2.缺乏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及其他身體動作的溝通。
3.難以明白別人非語言的訊息或面部表情。
4.不恰當的說話或行為
5.對社會規範不敏感。
Q:亞斯伯格症患者有何溝通上的困難?
A:1.跟一般自閉症兒童相比,亞斯伯格症患者比較沒有顯著的語言發展遲緩或
完全缺乏理解和表達的能力,但遣詞用字運用不精確且不自然。
2.理解力可能不及一般人的水平,所以往往不能理解甚至誤解雙關語、笑話、成語、譬喻;表達方式也比較刻板或出現太直接的對話方式。亞斯伯格症患者的語調平板或怪異、講話速度太快或太慢、聲音太大或太小;有時候說話時機不恰當、或不恰當地回應別人。
Q:亞斯伯格症有什麼樣的固執行為或狹隘興趣呢?
A:跟一般自閉症兒童一樣,亞斯伯格症患者固執於一些令人費解的常規或興趣,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感到不安;執著一種或多種特定且不具功能性的行為,認知狹隘,思維方式及內容也十分特別。
Q:除了以上三方面的特徵外,亞斯伯格症還有哪些方面的特徵?
A:某些亞斯伯格症患者也會出現注意力渙散、舉一反三的能力較正常人弱、組織能力較差、難以歸納學習或去類化接觸來的東西或資訊、四肢協調動作顯得笨拙、知覺敏感度偏高。
Q:亞斯伯格症的性別比例如何?
A:亞斯伯格症男女比大約是3:1,也就是男性患者佔75%。
亞斯伯格症的療育
Q:亞斯伯格症有什麼療育原則?
A:陳佩琪醫師(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接受康健雜誌採訪時,除了介紹亞斯伯格症的特徵,也就該如何增進其社會適應的教育方法與相關資源,提出幾個面向:
1.從視覺線索上了解別人的意向。
2.社會情境的模擬。
3.人際關係的增進。
4.特教、輔導與醫療並重。
Q:如何從視覺線索上了解別人的意向?
A:亞斯伯格症在情感上是相當敏感的,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嘲弄或挑剔,有時候容易產生低自尊、憂鬱或焦慮。因此要教導使其從真實的視覺線索上了解別人的意向、行動及態度,正確知道別人的想法,才不會產生錯誤的解讀。
Q:什麼是社會情境的模擬?
A:利用社會性故事,模擬各種常出現的人類互動情境,以圖片或照片一步步教導各種情境下正確的作法、應有的語言反應,讓亞斯伯格症的患者更容易融入社會情境。
Q:如何促進亞斯伯格症患者的人際關係?
A:教導亞斯伯格症患者良好的問題解決技巧(以變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教導他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不可打斷別人說話、上課發言要舉手)、教導他與人互動的技巧(自然的說話方式及姿勢、基本的社會禮儀)。
Q:目前針對亞斯伯格症患者在社會資源及醫療上有何著力?
A:目前對於亞斯伯格症患者強調特殊教育、心理輔導及醫療方面三者並重。就特殊教育而言,102學年度開始在每個大專院校裡,針對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學生,透過資源教室提報鑑定,通過鑑定後施予特殊教育及相關協助措施。就心理輔導而言,對亞斯伯格症患者進行持續的心理輔導,協助其紓解情緒壓力及練習人際互動技巧。就醫療方面,建議在固定時間回精神科追蹤,並協助家長、教師了解其特殊行為;並在遭遇環境適應問題,給予良好的諮詢意見及相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