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豆醫師理念
  • 安安婦幼中心

Dr.方の幼兒學園-安安婦幼中心

Dr.方の幼兒學園-安安婦幼中心
Dr.方の幼兒學園-安安婦幼中心
  • 朱醫師專欄
  • 幼兒物理刺激
  • 育兒迷思
  • 非疾病
  • 疾病
  • 動作智能發展
  • 零歲教育
  • 親子教養關係
  • 發展問題
  • QUICK LINK

    豆豆醫師理念

    安安婦幼中心
Dr.方の幼兒學園-安安婦幼中心

親子教養關係

返回首頁
>  親子教養關係  >  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
 寶寶的物體恆存概念

Q:寶寶的記憶力如何呢?

A:3個月大左右的寶寶開始記得媽媽的臉、味道、聲音及經常在自己周圍出現的人;3~6個月大的寶寶就可記得玩具的顏色、圖案,並可簡單的操作玩具;6~9個月大的寶寶就可記得玩具放在哪裡;9個月大以後的寶寶能記得2個月前經常看到的人。
 

Q:什麼是寶寶的「物體恆存概念」呢?

A:「物體恆存概念」是由瑞士的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所提出,是描述嬰幼兒時期認知發展的專有名詞;簡單而言,嬰幼兒對於一個消失在眼前的物體,知道這個物體仍然存在,而不是永遠消失了。
 

Q:「物體恆存概念」在寶寶多大時會發展出來?

A:在寶寶6個月大之前,對於眼前消失的物品不會積極尋找;但是6個月大以後,因為記憶力的關係,寶寶知道在眼前消失的東西其實還是存在的,所以會在物體消失的位置找尋東西。所以物體恆存的概念和幼兒因果關係及記憶力的發展有相關。
 

Q:「物體恆存概念」跟「人乃恆存概念」有何關聯?

A:寶寶漸漸由物體恆存概念發展出人乃恆存的概念;6~9個月大的小寶寶最愛玩躲貓貓的遊戲,這就是「人乃恆存概念」最佳的測試方法。所以寶寶能預測人消失後還會出現,而且了解到眼前消失的這個人仍然存在某個地方。
 
 

Q:有哪些環境的互動與刺激可以訓練寶寶的「物體恆存概念」?

A: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及遊戲,都可以刺激寶寶的物體恆存概念,譬如:翻翻書、躲貓貓、把東西放進皮包闔起再打開、拿進拿出的遊戲等,都可以刺激寶寶的物體恆存概念。
 

分離焦慮

Q:分離焦慮在寶寶多大時發展出來?

A:6個月大以上的寶寶已經發展出物體恆存及人乃恆存的概念,所以當照顧者離開他時,他不確定照顧者離去之後是否再回來,因此會出現沮喪不安、急忙尋找的動作。
 

Q:寶寶的分離焦慮最主要是針對哪些對象?

A:因為寶寶最早的依附關係主要是建立在跟母親的互動上;在6~8個月大時,寶寶會強烈的需要並尋找母親身影、聲音的存在。
 

Q:寶寶的分離焦慮如何表現?

A:如果母親不在身邊時,寶寶會哭泣;如果寶寶疲倦、害怕、不高興、疼痛,則會緊緊的黏住母親,並會藉由母親的存在,做為一個情感依附的對象而感到安慰。

 
分離焦慮的發展

Q:只有6個月大的幼兒有分離焦慮嗎?一歲到兩歲之間的寶寶有分離焦慮嗎?

A:6個月大的幼兒會開始發展出分離焦慮,一直到3歲前的幼兒都有分離焦慮的現象;通常寶寶在一到兩歲之間,分離焦慮達到最高峰,會在自己的家庭關係中尋找跟自己最親密的人,並產生強烈的依戀。如果在這個階段就讓寶寶上幼兒園,會產生極大的排斥感及嚴重的分離焦慮。
 

Q:兩歲到三歲的寶寶,分離焦慮的情況如何?

A:兩歲到三歲的寶寶開始把依戀的對象夥伴化,能夠容忍與媽媽暫時的分離,雖然分離焦慮的情況仍然嚴重,但是能夠明白媽媽離開了之後還會再回來。
 

Q:三歲大的寶寶分離焦慮的現象如何呢?

A:三歲大的幼兒對於同輩產生接受度,也可以藉由同輩的互動而減少分離焦慮的情緒;一旦上幼兒園並適應後,分離焦慮的情況就會更改善。
 
 

Q:影響寶寶分離焦慮的潛在因素為何?

A:影響寶寶分離焦慮的因素有:
   1.過度呵護,導致獨立性差、依賴性強。
   2.環境因素:尤其是小家庭長大的孩子,親友互動少、跟外界接觸少,對父母雙親比較容易產生強烈的依戀,所以分離焦慮的現象會比在大家庭中長大的寶寶來得嚴重。
   3.遺傳及性格:這跟寶寶的個性、氣質有關係;性格開朗的寶寶比較快適應分離焦慮,內向的寶寶則情況比較嚴重。
   4.學習因素:父母親在面對自己與孩子分離時,表現的焦慮行為,會透過某種方式傳遞給孩子。
 

Q:嬰幼兒的分離焦慮表現如何呢?

A:1.過度的情緒反應:有的幼兒不只會哭泣,還會有嘔吐、肚子痛、食慾減低的現象。
   2.睡覺時容易有惡夢,並出現大哭大叫的行為。
   3.嚴重的擔心失去媽媽。
   4.沒有人陪伴就無法入睡。
 
減少分離焦慮

Q:針對一歲前的幼兒如何減少分離焦慮?

A:1. 父母離開孩子前要事先告知,而且要向他保證你一定會回來。
   2. 分開時間不宜過長。
   3. 父母親如期歸來時,第一時間要讓孩子知道你回來了。
   4. 仔細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不要讓孩子懷疑父母親是否會偷偷離開。
   5. 不要趁孩子不注意時,偷偷溜走。
   6. 不要因為孩子的過度焦慮而責罵孩子
   7. 盡可能把寶寶帶在身邊,給寶寶安全感,讓他聽得到或看得到爸爸媽媽的行為。
 

Q:父母親短暫的分離,需要讓保母或阿公阿嬤帶,要如何減少分離焦慮呢?

A:在寶寶5~6個月大時,偶爾將孩子交給保母或阿公阿嬤照顧,讓孩子習慣他們;也可以請保母來家中一起照顧小孩,多些時間讓孩子與保母獨處;如果要將孩子留在保母家中時,要留下孩子熟悉的玩具或物物品,讓他有依附對象。
 

Q:要如何減少上寶寶上幼兒園時的分離焦慮呢?

A:1. 多參觀幾間幼兒園,讓寶寶選擇自己喜歡的幼兒園。
   2. 讓寶寶到幼兒園去尋找他喜歡的玩伴。
   3. 提醒幼兒是要去幼稚園玩,而不強調學習。
   4. 在上幼兒園之前,父母親可以帶著幼兒參加一些小團體或共學課程。
   5. 幫孩子找到氣質相近的同學一起玩。
   6. 一開始在雙親的陪伴下試讀幼兒園幾個小時的課程,並且漸漸的讓孩子把留在學校的時間拉長。
   7. 提醒孩子--爸爸媽媽在放學時間一定會準時到校接他,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分享至Googl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

返回列表

相關分類
  • 全部列表
  • 嬰幼兒作息
  • 夫妻關係
  • 分離焦慮
  • 親子依附關係
  • 樂觀負責兒童
  • 九大氣質
  • 隔代教養
  • 其他
Search

Dr.方の幼兒學園-安安婦幼中心

安婦幼中心院址:704 臺南市北區開元路286號   |  
諮詢專線:06-2091666
網站內容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本網站的圖片如有侵權請來電告知,我們會即刻撤下。

Copyright © Dr.方の幼兒學園.
網頁設計 DESIGNGOGO

返回頁面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