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人: 林育丞 醫師
大部份新生兒的溢吐奶都是生理性的, 非疾病性的, 只有少數才是屬於病理性的, 以下是寶寶溢吐奶常見的原因:
1. 胃食道逆流:
出生後下食道括約肌還未成熟, 所以平時食道與胃的交接口並沒有關的很緊, 無法穩固阻擋奶水逆流回到食道, 當哭鬧或腹部用力的時候, 胃受到刺激就會讓奶逆流到食道, 從嘴巴吐出, 這種狀況通常隨著年紀長大會慢慢改善, 大約六個月過後, 這種情況就會少很多; 若溢吐奶的頻率太頻繁, 影響到體重增加, 就要考慮給一些腸胃藥治療.
2. 餵食技巧不佳:
剛出生胃容量都不太大, 但有些父母都擔心寶寶沒吃飽, 餵食的奶量太多, 所以就會有溢吐奶的情形; 另外奶嘴的洞太大或喝奶前寶寶哭鬧太厲害, 都會造成寶寶吞太多空氣至胃, 形成腹脹, 也會容易溢吐奶.
3. 急性腸胃炎:
寶寶若接觸到一些腸胃炎病毒, 就會出現發燒、上吐下瀉的症狀, 吐奶的頻率一般來說會很頻繁, 這時可能需要帶寶寶就醫用藥物治療外, 奶量要改為少量多餐, 大約過個2天, 吐奶情形就會減緩改善.
4. 肥厚性幽門狹窄:
胃連接十二指腸的位置稱為幽門, 少數新生兒出生後4至6週, 不明原因幽門的肌肉過度肥厚, 導致喝入在胃裡的奶, 無法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 所以奶就會從胃反流至食道, 從嘴吐出, 這種情形用藥物治療不會改善, 反而會越來越嚴重, 要確診這個疾病, 必需請兒童腸胃科醫師用腹部超音波幫忙診斷, 一但確定是肥厚性幽門狹窄, 唯一治療的方法, 就是請小兒外科醫師幫忙開刀, 才能解決問題.
5. 牛奶蛋白過敏:
有些過敏體質的寶寶, 對一般奶粉中的牛奶蛋白會過敏, 造成過敏性胃腸炎, 臨床上會出現溢吐奶、異位性皮膚炎的情形, 必需將奶粉改為水解蛋白奶粉, 症狀才會改善.觀察寶寶吐奶的頻率、量與體重增加的情形是很重要的, 一但吐的頻率與量有增加, 體重增加很慢時, 求助專業的兒科醫師是必要的.